阿呆同学

作者: 薛玉玮 | 来源:发表于2018-11-26 23:18 被阅读86次

上心理研修班,第一次课,老师就明确要求,三个月结课前,我们要写一位同学。

与班里其他十五位同学都是第一次见面,很陌生,但却有着莫名的信任感。今天,我想说一说我眼中的阿呆同学。

按照李老师要求,我们每天要在简书上写一篇日记。有一天,正不知道写啥好的时候,看到署名“阿呆是我”的一篇日记,她也在描述自己日记产出的过程,说她每天写日记就像隔壁王大姐熬中药,灰头土脸,一筹莫展,就差把自己熬成药渣了。我哈哈大笑,这个描述又形象又具体,太有意思了,感觉作者在生活中肯定是个有趣的人。我竭尽全力搜索脑海中面试时各位同学的面孔,认定了一个人就是这位阿呆同学(后来证实我自己对号入座的人其实是战立清老师,可见阿呆同学的外貌多么具有欺骗性)。

后面就额外关注阿呆的日记,发现这位同学不但感情细腻,文采飞扬,知识面还特别广。让我内心对她产生亲切感的,是看她写的《我的母亲》,她说她的母亲小时候脾气暴躁,偏爱弟弟,有一次她回家替妈妈拿洗衣粉还是肥皂,拿的不是妈妈想要的,被妈妈当众骂时的那种羞耻感;又说她小时候从炕上掉下来,妈妈一看是她,又倒头睡了。我的眼泪哗哗往下淌,我太能体会这其中的滋味了。

随着日记的增多,我慢慢发现,看阿呆同学的日记时,经常会很有共鸣。当看到自己表达不出来的情绪或想法,在她的日记里被清晰的描述出来时,那份惊喜感,犹如遇到知音般的酣畅淋漓。有一次和她讨论起来,她说这或许是因为我们有很多共同的体验域。不能赞同更多。

有一次下课时,我们讨论了几句孩子的作业问题。我的日记关注的大多是家源的作业情况,这是我目前最需要解决的状况。我说我采取的策略就是陪着,严防死守。阿呆同学用一种肯定的语气说:“让我说,咱就不用管。”我有点诧异,内心里升起一点抵触,感觉她入侵了我的地盘,替我做了个决定一般。后来仔细体会这抵触的产生原因,我明白了,我本身对“陪孩子写作业”这件事的正确性并没有十足的确认,还是希望得到周围人的肯定与支持。听到不同的声音,尤其这声音来自于我欣赏的人,就担心自己信念上有动摇。而阿呆同学的女儿也上初一,她自己在这方面是有经验的,或许是看到我的焦头烂额,就想把经验分享给我,她又怎么料到,我当时的心境呢?回想我自己,不也经常这样给周围人建议吗?或许,这确实如阿呆所说:放眼望去,所见全是自己。

后来得知,阿呆同学是眼科的护士。这让在医院工作的我,更有了一份亲切感。看到她描写的与患者之间的故事,联想到我自己,就会对她增加一份敬佩,为患者能遇到这样有爱的护士感到庆幸。

随着研修的进行,同学们越来越熟捻了。听说我第二天要出去做咨询,郭俊伟老师在百忙中,帮我演练,给我很多的鼓励和支持,一看到她温和的微笑,心里就暖洋洋的。与其他同学,上课见面时,眼神遇到,亦会有彼此相视一笑的默契,非常美好。这样的小集体,是特别滋养人的集体。

现在的旅程,就像乘坐在一艘轮船上。有功底深厚,明明是大太阳却不时拿小鞭子吓唬我们的李老师,有事无巨细关爱我们的青红老师,有这一帮能文能武可爱无比的同学们。满怀着希望,启航。

相关文章

  • 阿呆同学

    上心理研修班,第一次课,老师就明确要求,三个月结课前,我们要写一位同学。 与班里其他十五位同学都是第一次见面,很陌...

  • 4.借钱就得直说

    阿呆那个高中同学小明,今天发信息问阿呆在哪呢?寒暄几句。 “小明王,爹一切安好,有吃有喝”阿呆回复 “呆子!!说话...

  • 我的同学叫阿呆

    我高中时代记忆深刻的有两个同学,一个叫巴宝利,一个考试没考好能把袜子脱在凳子上向学校教育表示抗议的家伙,另一个就是...

  • 阿呆!阿呆!

    这种下雨阴冷天,能有什么心情取标题写字?可又觉得不能荒废了,随便码点字也好。 这种天气看到张可两张没心没肺的照片,...

  • 永远太远,我只想要你的现在

    小夏和阿呆是高中同学,阿呆跟小夏表白的那天晚上两个宿舍的人都知道了,之后全班同学都知道了,而后不知道哪阵风吹到老师...

  • 1开始就想放弃,那样很没用

    辞职之后,阿呆只在家休息了一天,决定重新开始。 找工作,找工作。 几经周折,阿呆联系上了以前的中学同学强子。强子现...

  • 裸体人2

    开学第一天,阿呆妈带着阿呆就到了学校,跟老师问了好。 “阿呆,听老师的话啊”,说完阿呆妈就如释重负般的走了。 阿呆...

  • 阿呆

  • 阿呆

    阿呆其实不叫阿呆,没有人知道它的名字,它来到这个村子的时候,灰头土脸,一脸懵懂,好像它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会在这里一...

  • 阿呆

    阿呆是一个文艺青年,天秤座,瘦高白皙,手指纤长非常好看。 我已经记不得是什么时候第一次听到他,只知道大学的时候经常...

网友评论

  • 阿呆是我:赶紧来抱抱,我也刚发现自己在共情方面很欠缺,以前没发现,我还觉得自己挺能共情的呢。这次课结束回家路上我就跟苗姐姐说,发现自己对闺女共情不够。认真反思了下,我觉得可能跟我太专注于自己的内心体验有关,从而容易忽略别人的感受,不能深度共情。谢谢亲爱的家源妈妈再一次提醒我😘。
    还有,你得谢谢我也给你提了个醒:跟来访者接触时警惕首“印”效应、刻板印象😀,别看我写作文挺张扬,其实跟不太熟的人在一起,我特别拘谨,我自己有时候能觉察出,这种拘谨不仅自己不舒服,也会让对方不舒服。
    我特别佩服你踏踏实实地跟家源一起面对问题,我对闺女,自己瞎焦虑的时候多,那次说“不用管”,一部分也是我或无奈或焦虑的气话反话。一开始确实没管,后来也不得不管了。
    跟着你日记学习很多,原来真的是没有无缘无故的遇见,谢谢亲爱的家源妈妈,爱你❤❤❤
    薛玉玮:@阿呆是我 :heart::heart::heart:

本文标题:阿呆同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gpcq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