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朋友,她大学毕业就跟丈夫结婚了,之后就做了全职的家庭主妇,在家里唯唯诺诺,整天被婆婆使唤,后来她丈夫看上了年轻刚毕业的小姑娘,于是她就被丈夫抛弃了,没有工作能力也没有社会经验,最后只有一个收银员的岗位肯要她。依靠男人的女人,永远不能真正把幸福感和安全感握在自己手里。”
“我有一个朋友,他从小就非常听爸妈的话,大学毕业之后,明明有能力自己创业却听爸妈的话考了家乡的公务员,明明想跟大学认识却异地的女孩子在一起却跟爸妈安排相亲的姑娘结了婚,后来他自杀了,没能抢救过来。听话不是孝顺,而是一种背叛自己的盲从,不敢追随内心渴望的人永远是生活的奴隶。”
“我有一个朋友,她谈了很多次恋爱,结果都是遇见渣男,要么被劈腿,要么被骗钱,最可气的是恋爱谈着谈着,人没了,我们都劝她下次谨慎点,她却说相信爱情到来的感觉,后来她真的遇见一个真心爱她的男人,两人现在还结了婚生了宝宝,过得很幸福。原来真爱就是,不管要你等多久,最终总会出现的东西啊!”
看到这里,你有木有感到一丝丝熟悉?
这种“我有一个朋友体”在很多情感励志人生大道理文章里可以说是高频出现,哔哔了一堆鸡汤之后感觉力度不够,就可以开始讲故事了。
而往往很多人,会真的以为作者有这么一个朋友,真的是搞笑了,我们自媒体人怎么会有朋友?不怕前一天刚吐槽完自己的悲惨,第二天就成为10万+同胞的治愈特效药了吗?
相信我,就算我们有朋友,他们宁可把心事放在漂流瓶等着陌生人捞起,也不愿意跟我们倾诉,为的就是防止我们的职业病发作,把他们的故事当做素材…
我有一个朋友(并没有),她每次写文章都有“朋友”的辅助,比如写一篇教养和学识对一个人的影响的文章,她就会有一个有教养有学识的朋友;写一篇熬夜对年轻人的危害的文章,他就多了一个年纪轻轻便猝死的朋友;写一篇为什么女孩子要用贵的护肤品的文章,她又认识一个用便宜护肤品烂脸了的女孩子。
你看,她的朋友那么多,每篇文章都够放一个。
真实的生活,哪里来的那么多狗血经历,就算有这种人,怎么每一个都那么凑巧认识你,又刚刚好合适你故事的主题。编故事就编故事呗,非得安在你朋友的身上才能解释为什么你知道的这么详细吗?
想起之前看过一个故事,哦不对,一篇情感推文,作者说她的朋友发现自己的男朋友和闺蜜趁她不在家的时候在床上乱搞,她回家的时候正好撞到,于是把刚买的蛋糕砸到了闺蜜脸上,揪着她的头发抽她嘴巴,男朋友慌慌张张穿好裤子过来拉她,她抬腿照着男朋友的裆下用力一踢,他栽倒在地,情节那个详细,仿佛作者就是她的闺蜜。
编其实可以理解,这么大的人了,谁没编过一两个故事呢?
就连酒酒我小时候作文里经常出现的一个伟人说什么话,这个伟人也是我凭空捏造哒!
问题是,编故事的目的是要做什么?
是为了让大家对错误引以为戒,对美好努力追求,还是为了营销夸夸其谈或是贩卖焦虑恐慌情绪,这是截然不同的。很多人并没有很强烈的自我意识,她们很容易听风就是雨,受人影响,便弥足深陷。
比如说吞精教主ayawawa的那套自降身价迎合男人的理论,我们大多数人不认同,但是她照样有认同她的300万wawa粉,而且奉如神明般的信仰她的观点。
Ayawawa用她故事中那些成功嫁出去的女孩子做火苗,吸引了一波又一波的飞蛾,而事实如何,我们无从考究,谁知道嫁给了“wawa理论”的那些人生赢家到底是编的还是编的呢?
酒酒有一个朋友,信了ayawawa的理论,成功结婚40多年了,一直专注提高自己MV值(外在条件,颜值,身材,衣品等),保养的跟十几岁小姑娘似的,老公是哈佛毕业的,自己开公司,规模跟阿里巴巴差不多吧,就是喜欢家暴,我这个朋友打不还口,骂不还手,在老公打累了的时候还会心疼的握住老公的手问疼不疼,并且建议用皮带或者皮鞭之类的工具,她这自降PU值(内在条件,能力,性格等等)的行为,让老公很是疼爱。
醒醒吧你,别中了我有一个朋友的毒,有些故事听听就算了,可千万别当真,那些励志上进的鸡汤喝喝倒没什么,这种毒入五脏肺腑的,可千万别碰。在这个信息资讯爆棚的时代,保持一颗清明的心和一个健康的胃,还是很有必要的~
关注公众号:酒逗泥丸,ID:jdniwan,欢迎来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