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不出局213 冤家宜解不宜结

不出局213 冤家宜解不宜结

作者: 静心023 | 来源:发表于2023-08-31 14:31 被阅读0次

8月30日,方方小姐姐 主题《结》

冤家宜解不宜结,冤冤相报何时了。

明朝画家文学家唐寅的《画鸡》,大家耳熟能详: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他的另一首诗作,虽然大多数人并不熟悉,但是其中一句话却是口口相传,生活中随时可以听到,就是冤家易解不易结。

这句话出自唐寅的一首诗《警世》:万事由天莫苦求,子孙绵远福悠悠。饮三杯酒休胡乱,得一帆风便可收。生事事生何日了,害人人害几时休。冤家宜解不宜结,各自回头看后头。

这首名为警世的诗作,真可谓警醒世人,冤冤相报何时了,万事顺天而行,冤家易解不易结。

现实生活中,有些人明明知道这个道理,但是却无法做到。甚至对于别人无心说的一句话,或者是无意中对自己造成的伤害,会耿耿于怀,伺机报复。

这样的人,往往活得比较累,遇事斤斤计较,心胸狭隘,结果总会把事情弄得越来越糟糕,无法收场。

可是,有一些人却胸怀坦荡,以大局为重,以包容万物的态度,解开心结,既宽待了别人也善待了自己。

相信大家都听说过古时候的蔺相如的故事,关于他的故事有完璧归赵、负荆请罪。蔺相如就真正的奉行了冤家易解不易结这句话。

战国时期的蔺相如,有胆有识,有完璧归赵之功,所以被封为上大夫,又在渑池之会上,维护了赵王的尊严,因其足智多谋,被提升为上卿,位在老将军廉颇之上。

廉颇是一位名将,能争善战,对蔺相如靠口舌争得的荣誉,很不服气,他处处针对蔺相如,并扬言说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只不过能说会道而已,如果我遇见他,一定要让他看看我的厉害。

这些话传到蔺相如的耳朵里之后,蔺相如处处躲着廉颇,上朝的时候,蔺相如谎称有病,拒绝上朝,即便在大街上遇到廉颇,他也会命令随从转入小巷,远远回避。

随从们对蔺相如的行为很不理解,有人甚至当面问蔺相如,是不是有什么把柄落在廉颇的手里,蔺相如心平气和的问道:廉将军和秦王谁厉害?大家齐声说:当然秦王厉害。蔺相如耐心的回答:我蔺相如虽然无能,但是为了国家,秦王我都不怕,我会怕廉将军吗?

众人不解,蔺相如解释道:我和廉将军两人是朝廷的重臣,我们之间必须成为朋友,才能够同心协力保护国家。假如我们两个人冤冤相报,势必会引起朝廷大臣们的议论,就会造成内部的分裂。如果这事传到秦国,秦国就会利用我们两个的矛盾,制造更大的分裂,到那时候,秦国攻打我们赵国就轻而易举了。为了赵国的安危,我和廉将军之间不能出现冤冤相报的场面。只有我们两个连起手来,才能够让赵国强大起来。

后来这些话传到了廉颇的耳朵里,廉颇也意识到了自己龌龊的行为,才有了后来向蔺相如的负荆请罪,两个人冰释前嫌结成好朋友,一文一武保护赵国。

退一步说,如果没有蔺相如的大局精神,没有廉颇的知错就改的精神,两个人若为了各自争名夺利而互相争斗,结下冤仇,哪有后来和平安宁强大的赵国。

正是两个人都懂得冤家易解不易结,所以他们联手保卫赵国,两人共同保卫赵国约40年,在他们两人合力保卫赵国期间,赵国的疆域不断扩大。赵国在当时能够安宁发展称雄一方,这两个人有不可磨灭的贡献。

家和万事兴,和气生财,和为贵,老祖宗的每一句至理名言都告诉世人,与人相处,要心胸豁达,以和为贵,不要凭着个人义气,结下冤仇,有了冤仇不要相互较劲,一定要想方设法化解。

化解矛盾的最好方法就是彼此坦诚相待,用真心才能换来真心。

现实中有这样一对朋友,他们在一个单位上班,又住在同一个小区,两个人你来我往关系很好,在生活中互相帮衬,工作上也相互扶持,形影不离,一起逛街花钱不分你我。

这样的一对好朋友,后来却发生了矛盾,而且愈演愈烈,最后两人分道扬镳,成了老死不相往来的冤家。

事情是这样的,单位里有一个荣誉,关系到工资的晋级问题,两个人的条件又差不多,所以最后落到了这两个人身上,可是荣誉只有一个,他们两个人必须选出一个。利益面前,才能够看出人情淡薄,他们两个互不相让,都认为这一份荣誉该给自己,凭借自己的能力是应该得到的。

单位领导让他们两个互相商量一下,他们两个却因为这件事都不好意思开口跟对方商量,而且还都坚持认为荣誉应该归自己。

因此,两个人的关系变得微妙起来,谁也不搭理谁。领导为了解决问题召开集体会议,让大家评选,以票数为准。

事情发展到这个时候,两个人并没有任何握手言和的表现,而是相互诋毁,以各种不正当的方式拉票,甚至揭露对方的秘密,互揭伤疤来破坏对方的名誉,以此来打击对方。

领导看到这件事情的发展之后,觉得因为一个荣誉已经闹得整个单位沸沸扬扬,而且两个人的关系也成了僵局,领导去做调解工作,让两个人能够高姿态,想一想以前的亲密友谊,能够互相退让一步。

可是在领导找过两人谈话之后,两人都没有开诚布公面对这个问题,心里面各自打着自己的小九九,都以为是对方想让领导劝自己放弃,所以两个人都没有退步的意思。

领导看到这种情况之后,不想因为一个荣誉闹得人心不稳,关系不和谐,所以领导就建议上级部门把这次荣誉调走了,把本单位的名额让给了其他单位。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两个人在荣誉面前,结下了心结,这份心结就是自私自利的行为,而这份心结需要两个人用真诚才能解开,但是因为没有解开,所以越接越深,最终两个人冤冤相报,关系越来越僵。

在我们老家,前年的时候,发生了一件骇人听闻的事情,35岁的王男,纵火四次,烧死了邻居两老一少三条人命。这个恶果追根究底,却是因为10多年前的一件事情埋下的祸根。真应了那句话,冤家易解不易结,冤冤相报何时了。一旦结下冤仇,就会引来不可估计的恶果。

这件事情的起因源于10年前,那时候的王男20多岁,家中有了两个女儿,但是没有儿子,求子心切的他东躲西藏,始终没有达到满意,第3个孩子怀孕的时候,因为违反了计划生 育政策,村支书带着乡里的领导找到他,要求他做节 育手术,他不愿意,就咒 骂村支书,认为村支书找自己的麻烦,想让自己无后。

在村干部第2次跟他做思想工作的时候,王男不仅不同意,还和村干部大打出手,但是最终,因为违反计划生育政策,第3胎还是引 产了。

这件事没有得到妥善处理,王男怀恨在心,并且认为是村支书故意找自己的麻烦,让自家绝了后。

王男把这个事情归结到村支书的头上,自那件事情之后,跟村支书不再来往。

谁也想不到,就是在不经意间种下的因,10年之后却爆发了,如果当时能够妥善处理这件事情,也不至于出现后面伤亡三条人命。

无论是关系很好的朋友之间,还是没有牵连的邻居之间,在发生矛盾的时候,一定要积极的去处理矛盾,以心换心,真诚的解决矛盾,不要让矛盾越积越深,心结就是一个病,越拖越不好治疗。

其实,有些时候,有些事情,刚开始发生的时候本来是很小的事情,不过就是因为没有积极的态度去解决,就会带来更大的麻烦。

单位刘师傅50多岁,是单位请的保安,此人脾气耿直,说话也很直接,有时候不免会得罪一些人,因为有些人上班迟到几分钟,或者是要早退几分钟,必须经过他的同意他才会开门。有些时候他会像包公一样铁面无私,任谁说也不会违反纪律。

单位里的谭女士,因为孩子才几个月大,所以她每天上班的时候总是慌慌张张,有时候会迟到几分钟,可是本来迟到了,你就低个头认个软不就行了,但是这个谭女士偏偏以为自己事出有因,仗着自己孩子小,就认为理所当然的自己该受到照顾,所以她在迟到的时候总是大喊大叫,让刘师傅赶快开门。这个刘师傅每一次遇到她都会冷眼旁观,一副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样子。

两个人就这样结下了梁子,每次只要是谭女士迟到,刘师傅就漠不关心,任她车喇叭打的天响,他也不会去开门。只要是谭女士想早退一会儿,这时候刘师傅就会以各种理由阻挠,说是领导交代不到下班时间不准开门,一次两次,两个人之间就有了解不开的疙瘩。

这件事本来是一件小事,两个人本来也扯不上什么关系,既没有感情上的纠葛,也没有利益上的冲突,可是就是因为开门关门这一件小事,最后差点闹出了人命。

那一次,刘师傅刚刚关上门,谭女士开着车打着喇叭,急匆匆的想冲进来,刘师傅扭头去开门的时候,谭女士的车一下子往前冲了几米远,差一点撞倒刘师傅,如果刘师傅退的慢一点,脚可能就被车轧住了。

这惊险的一次,闹到了领导那里,两个人互相埋怨,发生了激烈的争吵,看起来两个人仿佛都有自己的道理,互不退让。

生活中每时每刻都会有预想不到的矛盾发生,当我们遇到矛盾的时候,一定要积极的态度去解决矛盾,以免惹出更大的麻烦。

切记,冤家易解不易结。疙瘩解了,关系和谐,生活平安。不解,疙瘩就像肿瘤一样,最后发展成不治之症,无法收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不出局213 冤家宜解不宜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hjzm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