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很久之前我认识一个朋友,有段时间经常跟他一起出去玩,喝喝奶茶聊聊天啦,做一起去讨论如何泡妞什么的,那时候的关系可好了。
在与他交流的过程中,他提出了这样的一个概念,也是他自己去学的一些中国传统知识。
在太极里,讲究阴阳,如果阴盛阳衰或者阳盛阴衰那就会产生混乱,最后物极必反,且这套理论能套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当中。
例如长时间的工作导致身体衰竭,最后钱全用来救治身体了,这就是一个物极必反的例子,事物如果总偏执于一段,就会物极必反。
像我最近,看了一部十年前的影片,《新三国》,在这部影片种有很多不符合逻辑的情节于演技,并且这些“吐槽解说”还很喜欢拿《新三国》和1994年版的《三国演义》做对比(我个人是一个极其强烈的三国爱好者,且很大一部分程度上受到了网友以及1994年版的三国演义),然后就是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原来《三国演义》和《新三国》之间存在着这么大的差距。
看网上的评论,两极分化,都说老三国(为了方便区分,这里就将1994版《三国演义》称为“老三国”)比新三国好,新三国不应该出现面世,然后我就在想,为什么新三国就不能存在呢?就因为它那不符合逻辑的情节和演员不好的演技吗?尽管如此,那它的存在就没有好处了嘛?
不,最起码它凸现了老三国的敬业和不可替代性,呈现了“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的局面。
最近也是我人生中的一段低谷期,我之前上班攒了半年的积蓄在最近两个月里挥霍而空,而且做的都是一些没有意义的事情,消费大多用在了吃住行之上,而且我本人本身也不太喜欢去玩,就没有过多的去进行吃喝玩乐上的消费,但没有收入且租着贵贵的房子,也能让我的生活产生了不少的开销,柴米油盐酱醋茶的压力,让我又不得不选择了去工作。
而新老三国的对比就像我现在的人生一样,如果一直一帆风顺,那么人生是不完整的,即使是不一帆风顺的人生也总会有那么一会儿开心的时期,这可能也是这段苦难在我生活中存在的意义吧,毕竟存在即合理,我也越来越相信这段话的意义了。
还有努力与不努力的人,如果生活中到处都是努力的人,那么努力将会变成一种稀疏平常的现象,也不会那么让人吹捧了。就像我之前的努力一样,真的当你亲身见过这两种现象存在,就能感受到这两种不同状态的人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就像我朋友在跟我讲太极的时候举的例子,如果一直工作而不注重身体,那么到时将会物极必反,把钱花在治疗积劳成疾得身体上了;而如果“摆烂”太久,不去进取,不去争夺什么、不去争取什么,那么也不会挣得到钱,又或是不能得到自己想要的某些结果。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但是如果连对比的事物和例子都没有,那么又何来“对比”一说呢?存在即合理,就像我喜欢的一位商业博主所说的一样,平和、愤怒、懦弱、狂妄无论任何情绪,都有它存在的意义。如果人太善良就会演变成“人善被人欺”如果人太作恶也会树立很多敌人,种下许多恶果。善良的人带有愤怒,则会拥有自己的底线;自私的人如果能用贡献来平和自身的心态,也会得到更多自己想要的所谓的利益。
就像最近的低谷期一样,我如同我爸妈年轻时期对我所说的一样,真的去做了一些稳定的工作,只是自己之前不太爱听他们的话,导致现在要存款无存款,要底气无底气的。虽然说多了一些经历,但经历总归还没有变现,没有变成金钱放入我的口袋里。
毫不避讳的说,现在没有钱我真的很难受,因为我想做的太多的事情都需要钱来支撑了,为了省钱我不得不住公司的宿舍,或许一个月能省下两千来快钱,这样我就能为我存10万快钱的目标又更近一步了,也或许这辈子也就这样了。
但是,别认命吧,认清自己然后用力挽狂澜的行动力去做事情,去改变一切!这也是之前我所犯的错误所存在的意义,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如果当初我听了我父母的话,现在或许不会是这样了,因为我一人吃饱,全家不饿,当然可能也不会多这么多的经历,所以常怀感恩之心吧,不然生活就会尽是抱怨。
无论你在经历什么,要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即使是失败的经历,它也能助你认清自己,而后力挽狂澜。这就是“对比”的力量,用亲身经历去感受“对比”,而后择优而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