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1
在《世说新语》中记载了一个“石崇斗富”的故事:
西晋大臣石崇不仅是个官二代,还是当时著名的富豪,在炫富这件事上,就算晋武帝也不是他的对手。
有一次,晋武帝的舅父王恺要和石崇斗富,结果发现自己完全不是石崇的对手啊。
于是晋武帝决定暗中相助,将一棵二尺高的珊瑚树交给了王恺,让他拿着这珊瑚树去打压一下石崇的嚣张气焰。
当王恺得意洋洋地把珊瑚树拿出来的时候,出人意料的事情发生了。只见石崇不屑地看了一眼这珊瑚树后,随手拿起如意便把珊瑚树给敲碎了。
王恺当时就急了,他正要上前和石崇理论,却看见石崇的仆人搬出六七株三四尺高的珊瑚树。
这下子惊得王恺目瞪口呆,最后只能铩羽而归。
石崇虽然富可敌国,但他却还是不满足。一边做官收取贿赂,一边经商赚取外快,他甚至还扮起了强盗,通过打劫商队而敛财致富。
贪得无厌的石崇,一向不知收敛,待到大难临头时,悔之晚矣。
公元300年,赵王司马伦掌控了西晋政权。此时的石崇,失去了权势与靠山。
司马伦的亲信孙秀因贪图石崇的财富,便诬陷石崇为乱党,就这样,石崇一家老小被送上了断头台。
在去往刑场的路上,石崇叹息道:“唉,你们这些人不过是盯上了我的家产罢了!”
押送他的人冷笑道:“早知如此,你当初又为何那样贪婪呢?你何不把财富早点散掉呢!”
石崇一听,顿时哑口无言。
贪婪如同一道枷锁,人一旦接近,便会为其禁锢,继而沦为它的奴隶。

02
庄子有言:“贪财而取危,贪权而取竭。”
贪婪,是一切欲望的源,也是一切恶果的因。
一个僧人惊惶失措地从树林中跑过来,刚好碰到两个非常要好的朋友在林边散步。
他们问僧人说:“你这样慌张是为了什么?”
僧人说:“太可怕了,我在树林中挖出了一堆黄金!”
两个人心里忍不住说:“这真是个大傻瓜!挖出了黄金,这么好的事他居然说太可怕了,真让人想不明白!”
于是他们又问那个僧人道:“在哪里挖出来的?请告诉我们吧。”
僧人说:“这么厉害的东西,你们不怕吗?它会吃人的!”
那两个人不以为然地说:“我们不怕,你就告诉我们在什么地方能够找到它吧。”
僧人说:“就在树林最西边的那棵树下面。”
两个朋友就立刻去找那个地方,果然发现了那些金子。一个人就对另一个说:“那个僧人真是太愚蠢了,人人都渴望的黄金在他眼里居然成了吃人的东西。”另外一个人也点头称是。
他们于是讨论怎么把这些黄金拿回去。其中一个说:“白天把它拿回去不太安全,还是晚上拿回去好一些,我留在这里看着,你去拿一些饭菜来,我们就在这里吃饭,然后等天黑了再把黄金拿回去。”
另外一个人就照他说的去做了。留下的那个人心想:“要是把这些黄金都归我所有就好了!等他一回来,我就用木棒把他打死,这些黄金就全是我的了。”
回去拿饭菜的那个人也想:“我回去先吃饱饭,然后给他的饭里下毒药,他死了,黄金就全是我的了。”
结果等他拿了饭菜回到树林里时,另一个人就从背后狠狠地用木棒把他打死了,然后说道:“亲爱的朋友,是黄金逼我这么做的。”
接着他拿起那个人送来的饭菜,大口地吃起来。没过多久,他感觉到很难受,肚子里像火烧一样,他才知道自己中毒了,临死的时候他说:“僧人说的话真是太对了!”

03
人生最大的苦恼,不在于你拥有的太少,而在于你想要的太多。拥有的太少,还可以促使你更加努力进取;而想要的太多,则会让你沉沦于贪婪的旋涡,最终误人误己。
看过一个“得陇望蜀”的成语故事:
东汉初年,有两个反对光武帝的地方势力,一个是割据巴蜀的公孙述,一个是称霸陇西的隗嚣。
公元32年,大将军岑彭随光武帝亲征陇西的隗嚣,将隗嚣围困在西域,把公孙述的援兵也包围了起来。
光武帝见一时攻破不了城池,就留了一封诏书给岑彭,自己先回京城去了。
岑彭接到诏书一看,上面写着:如果攻占了陇地两城,便可率军攻打蜀地的公孙述。人总是不知足的,已经得到陇地,又希望得到蜀地。
《白夜行》里有这样一句话:世上有两样东西不可直视,一是太阳,二是人心。
而王阳明认为:人心本善,良知自存,是“欲望”二字遮蔽了良知,才让人心变得难以直视。
不知满足的人,永远都在奔波劳碌地追逐着,直到被欲望所吞噬,因贪婪而沉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