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冷的冬天,我坐在取暖器旁,翻阅着《芥子·贰》一书,书的扉页上面写着,书写历史里的小人物,茫茫宇宙,三千位面,每个人都是芥子。不经意间,如蝴蝶翅膀扇过,改变了历史的轨迹,这是属于我们的故事。
在陪伴儿子写作业的晚上,断断续续地阅读着,不求学习什么知识,只当成是消遣,轻轻松松地阅读完了,只剩下最后一篇——《玫瑰颂》,讲述的是法国玛丽·泰瑞丝公主的故事。小公主长相如玫瑰般美丽,性格善良,在母亲玛丽皇后的教育下品行高洁、乐于助人。她遇到了一个花匠的女儿贝妮,她出生贫寒,在她很小的时候,她的母亲就去世了,她的年龄与公主相仿,却很瘦肉,脸上布满了雀斑,头发乱糟糟的,体弱多病,公主很同情她,送她礼物,并经常邀请他来到皇宫玩耍,还帮她治病,最好与她成为形影不离的好朋友。
然而,法国大革命爆发后,小公主的父亲被送上断头台,母亲也被污蔑。但小公主从不认同这些莫须有的污蔑。她与她年幼的弟弟被囚禁起来,而她的朋友贝妮则尽力帮助她。然而,面对母亲的污蔑,贝妮劝她妥协,以指认她母亲以换取自由。小公主在绝望中选择了妥协,没想到把她的母亲送上了断头台,她也被再次囚禁,她的弟弟不堪折磨,患上了重病,凄惨而亡。而那些看守则愈发疯狂地折磨她。直到有一天,她母亲临刑前那个刽子手过来对她说,她的母亲是最高贵、最有教养的女人,她不小心踩到了他的脚,却很有礼貌地向他道歉......
这时候,公主的朋友贝妮过来了,凶狠地赶走了刽子手,她暴露了她真实的面目,说她最讨厌的人就是公主,讨厌她的一切,美貌、健康、母爱,却吝于分给她一丝一毫,她故意误导公主指认她的母亲,看守对公主的恶行,也是她推波助澜的结果。从此以后,可怜的公主心中只有恨,没有爱。她不再要仁慈与善良,不要高贵的品格,只想把卑鄙的贝妮撕碎。
看完这个故事,我感慨万分。为什么善良的人要遭遇这样的折磨?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是否应该继续同情别人、帮助别人?难道同情与帮助会让我们遭到记恨吗?这些问题困扰着我,让我感到郁闷和不安。
然而,我深知这只是小说中的情节,虽然生活中也有一些知恩不图报的人,但我们仍然要选择相信善良和正义。在处世中,我们要善良,但也要有锋芒;要乐于助人,但也要有合适的边界感。我们不能因为看见了丑恶而放弃善良,因为善良是人类最美好的品质之一,它让我们更加美好、更加坚强。
虽然这么开导着自己,心中还是有一些悲伤。为了排解心中的郁闷,我打开某app去歌唱,发泄心中的负面情绪。一首歌,就这么猝不及防地出现在我的眼前:
假如有一天,我不再善良;
一定是善良,让我受了伤;
假如某天我没了热心肠,一定是看透了人情薄凉;
假如有一天,我不再善良,一定是善良给了我绝望;
我总想成为别人避风港,可有谁真的会为我着想;
我贱卖了自己的理想,为了几口粮咬着牙硬扛;
怕父母有恙,怕爱人失望,怕自己几十年白活一场;
我们走在这人间的道场,看过人情冷暖,世态炎凉;
岁月匆匆过,它不声不响,却让人每天都慌里慌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