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人性(1)

作者: 小河边的依依杨柳 | 来源:发表于2021-07-21 00:03 被阅读0次

贪心,贪婪,贪得无厌,欲求更多,人的通性、共性。

试问在我们周围,包括我们自己有几个不想欲求更多的?

有了一个,想要两个,三个,甚至更多,哪怕那些东西根本用不到,也不需要这么多,就是本能地想要屯集更多。

只要有机会一直想占有更多资源,只有极少数、极少数者能抵制住诱惑,在巨大的利益面前不去伸手,这种睿智的人罕见,近似于圣贤。

因为想贪求更多,结果却适得其反,失去了现在拥有的一切,最终变成一无所有。

当某人拥有过多资源和财富,他必须具备更多的心智与德行,才能降服住那些资源和财富给他带来的无穷压力和四周时刻潜伏着的危机,否则,他的后果将万劫不复。

如果这些资源和财富是通过不正当手段得来的,那要保住它们太难了,基本不可能。

相关文章

  • 论人性(1)

    贪心,贪婪,贪得无厌,欲求更多,人的通性、共性。 试问在我们周围,包括我们自己有几个不想欲求更多的? 有了一个,想...

  • 第二次读《共情的力量》第11章输出

    1.首先作者给出了他的人性论。他既同意性善论,也同意性恶论,并且认为人性并非善恶的极端。人性是有多样性的,这是善待...

  • 《薛兆丰的经济学课》之 亚当.斯密

    市场经济之父-亚当.斯密 著作:《国富论》、《道德情操论》 亚当.斯密的人性观: 1、人性自私推动社会进步 2、人...

  • 每天读本书Day3-《人性论》

    内容介绍 人性论分为三卷,分别讨论知性、情感和道德。人性论内容很多,以下介绍几个重要论述: 1、知识源于观念,观念...

  • 0114/1000 管理一招 理解人性

    管理要研究和理解人性。自古至今,就人性的争论很多,中国古代就有性善论、性恶论、无恶无善论、有善有恶论等,但是,人性...

  • 中国古代哲学中的学习论思想——河南王振东《学与教的心理学》49-

    1.性习论。这里的“性”指人性,“习”指学习。性习论主张人性是可以改变的,而变化的原因主要是来自后天的学习。孔子:...

  • 默书(2)卢梭的教育思想

    一、卢梭的教育思想 卢梭《爱弥儿》 1、性善论与感觉论 从人性论上说,卢梭推崇性善论,认为儿童之所以性格乖张,原因...

  • 02-人性两极论--自学萌姐微创业课程笔记

    商业最重要的底层逻辑,就是对于人性的把握 一、人性两极论 1、了解人性: 人性:它的根本所说所想和真正内心的思考和...

  • 人性两极论

    萌芽2/50讲 1-上节讲到时间财富学。 今天分享人性两极论,在当今这个时代如何了解人性,驾驭人性?了解人性,在生...

  • 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人性逐利 神道设教 人文教化 组织社会 总结 1 人性逐利 古来关于人性的是是非非,无外乎以下三种。 孟子的性善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人性(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hydm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