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救命的小麦
外婆曾跟我讲过一个故事,1960年,那个饥荒之年,我的舅舅出生了。
家里没有东西吃,外婆每天就喝一碗面汤,饿得晕头转向,没有一点奶水。吃不到奶的舅舅一直哭个不停。
村子里,所有的人都在挨饿。即便是想借点粮食,也没地方去借。
虚弱至极的外婆,不知道如何是好。夜幕降临,黑暗却盖不住鹿鹿饥肠。饿得难以入眠。
深夜,突然有人敲响了外婆家的门。外公打开门,看到邻居家的一个婆婆怀里揣着一碗煮熟的小麦,来看外婆。
那碗小麦,是婆婆从生产队偷的。
外婆把那碗小麦分开,每天吃一点,吃了四五天,才有了点奶水,养活了嗷嗷待哺的舅舅。
外婆常常说,那是饥荒年代的一碗救命的小麦,她永世不会忘记。

分菜饼
那场饥荒持续了很久很久,我是从母亲和婶婶们的聊天中,听闻了她们小时候的日子。
母亲说,那个时候他们姊妹七八个,家里面的粮食全靠外公和外婆在生产队劳动挣工分得来,一个大家口人,狼多肉少,母亲她们经常挨饿。
家里没有白面,全都是黑面粉,而且也不多。他们的食物,是用酸菜和了面粉,在锅里烤干的饼,他们称之为酸菜炕炕。
每一个酸菜炕炕有巴掌大,每天外婆去田里干活前,会给他们分酸菜炕炕,一人一块酸菜炕炕,便是他们一天的口粮。
她们拿到酸菜炕炕,常常舍不得吃,一直忍着饥饿,实在饿得撑不下去,就掐一点儿,充充饥。

借水
大婶婶讲过一个故事,那个饥荒的年代,天很少下雨,很多人都没有水吃。
有天家里一口水都没有了,他的母亲别挑了一个担,去邻村借水。
他们去借水的那户人家,家里只有两桶水,而且是从井底刮的泥水,放了一天,将泥沉淀下去,上面的水供人饮用。
那家的老奶奶见他们来借水,丝毫没有犹豫,把两桶水全部给了他们,说他可以去井里面再刮点泥,再沉淀一些水。
大婶说,以前的人很穷,但是很无私,如果是现在,自己只剩两桶水了,怎么会全部送给别人?
小时候听这一切,就像是听故事,充满了好奇,觉得很有意思。
如今再回想,那可是我的父辈们切切实实经历过的人生。

有天跟外婆打电话,外婆说有个馒头在冰箱里放了一个月,他没舍得扔,吃了之后肚子不舒服。
我再三跟外婆强调,冰箱里面放太久的东西不能吃。
外婆生气了,跟我说:“我是一个农民,不能和你们城里人比。”
有次,外婆去我家,看到父亲把前一天的一点剩饭倒掉了,外婆嫌父亲太浪费,父亲说放久了不能再吃了。
外婆气不过,跟我吐槽:“你爸那个人,二不济济的,在我面前摆阔气,半碗饭说倒掉就倒掉。”
笑而不语,任由外婆吐槽。没有真真实实的经历过外婆经历过的苦难,就没有资格评价她如今的过度节约。
相比外婆以前的日子,如今的我,是在天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