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痛点和泪点,所以每一次惩罚和奖励的刺激,如果没有恰好对应着痛的地方,那么奖励就不会起多大的作用,甚至会成为惩罚。
之前看过一个关于内在刺激的心理学实验,这实际上是一场失误带来的实验。
实验者在验证小白鼠心理反应的过程中,不小心让小白鼠碰到了设备旁边的开关,电击到了小白鼠自己。然后就发生了奇怪的事情,小白鼠不断地触碰开关,电击自己,好像没一次电击都非常的爽一样, 从电脑显示的小白鼠脑图来看,情绪的确很兴奋,多巴胺的指数也偏高。工作人员将小白鼠脚下的金属板也通上电,只要来按开关,脚也会被电伤,甚至冒出火花,小白鼠依然不管不顾,不管自己电击的惨痛,忍着电伤的脚,依然不断的按着开关。
你们听明白了么?
实验告诉我们,存在所谓的痛点,他可能对别人无趣,他可能对你无益让你受伤,他可能让你不能自拔的陷入进去,这是真正的奖励机制和惩罚机制。奖励,就给你痛点以刺激,惩罚,就夺走对你痛点的刺激。
这样,才有作用。
然而生活中,老师给学生小红花,家长带孩子去别人家,投资人要创业者关注盈利,机构给体制内成员各类标兵。不是所有的小孩都爱红花,至少我就是这样,不如给我多放半天假让我好好睡一觉;不是所有的小孩都喜欢去亲戚家串门,有的亲戚是好的,有的亲戚我都不认识;不是所有的创业者目标都是盈利,更多的是年轻时候的梦想,你丫的天天跟我谈钱;不是所有的体制内的家伙都是红通通的,一个标兵就能让我给你卖命,还不如发两桶油实际点儿是不是?
对高级一点的人来说,请你尊重我们的意愿,奖励也好,惩罚也好,走点心好不好?
对于暂时打工、创业非老板的人来说,请你看清自己要的东西,喜欢旅游是真的喜欢旅游吗?那就能无所顾虑的做导游的了吗?备不住你实际上最爱的事是写作呢?当然做导游试一试是完全没错的,毕竟,试了才知道到底爱不爱。所以,加快碰壁、试错的频率,快跑两步,践一步,行一下。
至于所谓的将爱好、喜好、偏好的情感趋势加入自主、专精和利他的味道,我想说的是,如果是真正的属于你的喜好,这些味道,是这些趋势诞生的时候,伴随而生的。
内在驱动力,just so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