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
生命很短,时间宝贵,要读好书。
01
昨天学了一个新词,“口水书”。
”口水书”——
意指文章用词通俗,虽然读时轻松,但书里面没有实际的东西,全是大白话或者流水账之列的书。
哪类算口水书呢?
之前也遇到过好多这类的书,新书居多,不联系生活实际,高高在上地给出工作、生活建议。比如呼吁你“你要找一份热爱的工作”,然后呢,就没有然后了。
我还用你告诉我,要找一份热爱的工作么?!
有些书,看书名就够了,比如“别让不好意思害了你”……我一搜,单单这个书名,竟然有4个作者,4个不同的出版社出版!
这都是啥
还有一些不知名出版社的历史书,前后没有衔接逻辑性,讲完这个历史事件(还讲不明白)就跳到下一个事件,中间发生了什么,什么原因,根本不会涉及到。
我竟然看过这种书……真的是浪费了一段生命,瞎了眼了。
但是这种书总有受众,因为他们有噱头,有营销,有好看的封面,而且读起来轻松。
哎。
买书,花时间阅读之前,选出版社,看作者,看评论真的是必要环节。甚至有些名著翻译过来也可能漏洞百出。
02
书也是分阶层的,书也有金字塔结构。
有些书,我们起初接触它,阅读它,觉得它有道理,还比较深刻。
但是等再过几年,如果和这本再相遇,你也许就认为这书写的太浅显了,或者书中的内容少了很多。
那是因为你已经成长了,没有停留在原地,而那本书还在那里。
书籍本身没有改变,改变的是你自己。
我们的心智已经达到,或者超越那本书的水平,再读这样的书,对我们没有丝毫帮助。
名著,就不一样了。
也许一本名著你非常深入地读了好几遍,最后已经超越了前几次的阅读,觉得和作者同步了,达到了第三层。
可是,它在第5层。
再去重读,又会发现新事物,好像和自己在一起成长。
这就是名著。
有一种很古老的测验——如果你被警告将在一个无人荒岛度过余生,或至少很长的一段时间,而假设你有时间作一些准备,可以带一些实际有用的物品到岛上,还能带十本书去,你会选哪十本?
这十本书一定是能给你力量,引你向上,越读越新的书,作品的高度始终牵引着你。
如果给1000个人做选择,如果有人帮助他们选书,最后的结果应该是名著居多。
名著,几乎可以闭眼选了(我说几乎)。
但是有些名著有门槛的,或许会读不懂,领会不了其精华。阅读名著之前,需要其他的好书或者其他“平易近人”的名著做铺垫。
读好书,这样的书在高处,就像夜空中的一颗颗闪亮的星星,照耀着星夜里的赶路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