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明媚的一天,ABC公司的会议室里气氛紧张。销售总监李明正站在台上,手里拿着一份报告,眉头紧锁:“各位,我们刚刚收到通知,我们的重要客户——XYZ公司决定不再与我们续约。”
会议室里的同事们面面相觑,一片哗然。XYZ公司一直是ABC公司的重要合作伙伴,每年带来的业务量占据了公司收入的很大一部分。失去这样一个大客户,无疑会对公司的运营产生重大影响。李明决定开一个会来梳理这次的情况:可是始终没有头绪,大家甚至在会议室吵了起来,甚至客服经理张范认为,这样的客户,事特多,丢了就丢了。把李明气够呛。会议室一片混乱,刚好咨询公司的李总来,李总听完事件的始末,笑了笑,说:你们这就是思考的角度不同。刚好我最近读了本书《学会思考:用批判性思维做出更好的判断》这本书详细介绍了遇到事情怎么思考。
《学会思考:用批判性思维做出更好的判断》
这本书是2025年2月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郭兆凡、蓝方、叶明欣。在信息泛滥的时代,批判性思维已经成为每个人不可或缺的核心能力。批判性思维帮助人们分辨真伪、分析逻辑、合理表达,决定了我们信什么、做什么,以及在面对复杂世界的时候如何做出更好的判断和决策。大家之所以意见不一致,就是少了批判性思维。本书作者是国内从事批判性思维教育的专业机构“C计划”的三位联合创始人,他们不仅完整展现了批判性思维的学习步骤,更打造了一个零基础、本土化、思维方式可视化、思考过程步骤化的学习系统,并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批判性思维工具供读者在实践中使用。李总说,我会用书里的理论带着你们一起把这件事情给梳理清楚。
片段:本章核心工具:四步法
是什么:针对要讨论的现象,提供最基本的事实信息。
怎么样:评估这件事的影响、后果、意义,对这件事做出价值判断。
为什么:如果对一件事做出了负面评价--这个问题究竟是怎么造成的?如果对一件事做出了正面评价--它成功或令人欢喜满意的原因是什么?
怎么办:针对“为什么”层面找到的原因,给出具体的解决措施。确定接下来应该做什么去解决问题,或者如何进一步推广成功的经验。
这个是“确定问题四步法”,四步法对集体思考特备重要,为什么?因为这个能在很快让大家聚焦问题,而不是针对大家自己的观点抱着不放。在李总的引导下,大家逐渐理清了思路:
1. 问题是什么?
XYZ公司不再续约,导致公司面临收入减少的风险。
2. 怎么样?
XYZ公司在过去几年一直是ABC公司的重要客户,双方合作愉快,从未出现过大的纠纷。
3. 为什么?
经过调查,发现主要原因在于竞争对手提供了更具吸引力的报价和服务方案,而ABC公司在某些方面的响应速度和服务质量未能满足XYZ公司的期望。
4. 怎么办?
李明提出了一系列应对措施,包括重新评估定价策略、提升服务质量、加强客户关系管理等。
确定了问题,大家都备受鼓舞,可是这样就完了吗?当然不是。李总又给大家普及一个知识点:一件事做不成,肯定跟::“知能愿+内外因”有关。什么是“知能愿+内外因”??李总引用了书中的片段展示到显示屏上:
知能愿+内外因
知能愿,是指认知(知不知道)、能力(能不能够)、意愿(愿不愿意)。当某人没有做某件事时,可能是他不知(不知道要做这件事),也可能是他不能(他知道要做,但以他的能力做不到这件事),还可能是不愿(他知道要做,也有能力做,但不愿意做)。相应地,如果某人能做成某件事,往往也是因为这三点同时具备:他知道要做,有能力做,也愿意做。在知能愿每一个要素下面,又可以继续讨论内外因。内因是指和个人有关的因素,外因是指外部因素。比如,家庭、学校、职业和社会环境。
在分析了外部原因后,大家开始集体反思内部问题,特别是负责XYZ公司项目的团队成员。以下为大家反思的结果:
1. 认知:
团队成员是否充分认识到XYZ公司的重要性?是否有足够的紧迫感去维系这段合作关系?
2. 能力:
团队能否有效地识别并满足XYZ公司的需求?是否具备应对竞争对手挑战的能力?
3. 意愿:
团队是否有强烈的意愿去留住XYZ公司?是否愿意付出额外的努力来改善合作关系?
通过深入交流,李明发现团队在某些方面存在不足,尤其是在主动沟通和快速响应方面。他意识到,这些问题如果不及时解决,将会影响到其他客户的合作关系。
除了这些,如果可以挽回XYZ公司,李明和他的团队应该继续分析内外因:
1. 内因:
提升团队的整体素质和能力水平,加强培训和学习机会。
强化内部流程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标准。
2. 外因:
与XYZ公司保持密切联系,了解他们的真实需求和痛点。
制定更有竞争力的市场策略和服务方案,以应对竞争对手的压力。
然而,尽管付出了巨大的努力,XYZ公司最终还是选择了终止合作。这让李明和他的团队感到了沮丧。李总总结道:“”虽然失去了XYZ公司这个重要客户令人遗憾,但这次经历也让ABC公司学到了宝贵的教训。”为了避免类似的情况再次发生,李总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1. 加强客户关系管理:
定期与关键客户进行沟通和反馈收集,及时调整服务策略以满足其不断变化的需求。
2. 提升团队综合素质:
通过培训和激励措施来增强团队成员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其更好地服务于客户。
3. 构建灵活的市场反应机制:
快速适应市场变化和竞争态势,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以确保业务的持续增长和发展。
随着时间的推移,ABC公司在李明的带领下逐渐走出了困境。他们不仅成功挽回了部分流失的客户,还吸引了更多的新客户加入进来。同时,他们也深刻认识到了客户关系管理和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并将其作为企业文化的一部分加以传承和发展。
鉴于这件事,李总邀请李明将这件事给高层领导做个汇报。李明又开始头大,李总笑眯眯的解释道,你只要按实际讲清楚就可以了。在这里,我还给你个表达原则。表达原则?李明很好奇。李总开始介绍起来:“金字塔原理”
金字塔原理
在李总的指导下,李明完成了自己的汇报如下:
尊敬的董事会成员,以下是我对大客户不再续约事件的分析及应对措施的汇报。
一、汇报概述
目标:分析大客户不再续约的原因,提出解决方案,并探讨如何防止类似情况再次发生。
二、核心问题分析
问题是什么?
大客户XYZ公司不再续约,影响公司收入和市场地位。
问题发生的背景:
XYZ公司的业务占公司总收入的重要比例。
竞争对手提供了更有吸引力的报价和服务。
三、原因分析
外部因素
竞争对手策略:提供了更具竞争力的报价和服务。
市场环境变化:客户需求和市场趋势发生变化。
内部因素
认知问题:员工对客户需求变化不够敏感。
能力问题:服务响应速度和质量未能满足客户期望。
意愿问题:员工对客户关系维护的积极性不足。
四、解决方案
短期措施
重新评估定价策略,提供更有竞争力的报价。
提升服务质量,加强客户关系管理。
长期措施
建立完善的客户反馈机制,及时了解客户需求。
增强员工培训,提升服务能力和客户维护意识。
优化内部流程,提高响应速度。
五、挽回客户策略
内因分析
认知:提高员工对客户价值的认识。
能力:提升员工的专业技能和服务水平。
意愿:激励员工积极参与客户维护工作。
外因分析
竞争策略:分析竞争对手的优势,制定针对性策略。
客户需求:深入了解客户需求,提供个性化服务。
六、预防措施
客户关系管理
定期进行客户满意度调查。
建立客户档案,实施个性化服务。
内部管理
强化员工培训,提升整体素质。
优化激励机制,提高员工积极性。
七、总结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明确了大客户不再续约的原因,并提出了一系列解决方案和预防措施。我们将以此为契机,全面提升公司的服务质量和客户满意度,确保公司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保持优势。
以上就是我的汇报,敬请各位董事批评指正。
在这个过程中,ABC公司的高层也深受启发。他们意识到,企业的成功不仅仅依赖于产品的质量和价格竞争力,更重要的是要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客户服务体系和管理体系。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实现可持续发展。
于是,这位老板决定加大对人力资源和市场部门的投入力度,培养一支高素质的专业队伍,为客户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体验。他还鼓励全体员工积极参与到公司的改革和创新中来,共同推动企业向前迈进。
最终,ABC公司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他们的市场份额不断扩大,盈利能力稳步提升,成为了行业的佼佼者之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