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父母,是一场修行与自我觉察的漫长旅程。
其实,养育是一个不断和童年的自己和解,发现过往没被满足的需求,没被看见的情绪的过程,然后不断地去弥补自己。你同意吗?更好的自己才会是孩子更好的榜样!
什么是游戏力养育,其实在近几年很多家庭都有了这样的做法,那就是让孩子在玩耍中成长,到大自然中成长,在保持自己的本性中成长。
这也是劳伦斯·科恩所说到的:“尊重天性,是唤醒孩子独特天赋的基础。保护内驱力,是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最好准备。游戏力养育,则是我对于这种最好的准备的称呼。”
《游戏力养育》中还提出,每个孩子的内心都有两个杯子,一个是爱之杯,需要用不断地用爱和关心来为孩子蓄杯;还有一个满溢的情绪之桶,是在孩子遇见自己不能承受的时候会感到痛苦、难受,情绪之桶需要定期清理,比如孩子就是用哭闹的方式在清倒自己的情绪。
这就需要关注孩子的情绪,不是命令孩子完成父母给他所下发的指令,而是在陪伴、联结的基础上,让孩子感受到爱,有了认同才会有影响力!
在和孩子建立联结之前,其实我们更需要的是能理解自己,能理解孩子的情绪,这就是能做到共情。共情不是为了避免矛盾的发生,相反是为了“我理解你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而不是:我会不遗余力地保证让你不再生气。”
从当下的家庭结构和以后的发展趋势来看,很多家庭都会是两个孩子以上的家庭。那么在众多的孩子时间,又该如何平衡他们的关系,如何让他们友爱、团结呢?
爱是没办法强迫的,只能培养和示范。如果想让孩子们友善,懂得分享,那么父母就要对他们友善,与他们分享。如果想要他们从心底里爱别人,父母就要从心底里爱他们。对孩子和颜悦色,而不是大吼大叫。父母要像太阳一样,把爱的阳光洒在每一个孩子身上,他们之间的爱自然就会生长。
游戏力养育的关键核心就在于联结、向内看和轻推。
那我们来看看游戏力养育怎么通过联结-向内看-轻推的三角模型,帮助父母和孩子建立亲密的亲子关系。
联结:并不只是要通过游戏来达到我们的目的,可以通过玩游戏或情绪理解,具体的方式可以由孩子来选择。“陪伴孩子时,要主动联结,具体可以用眼对眼、肩并肩、心连心三种方式。
向内看:带着自察去生活,体悟自己情绪的起伏,先看见自己,看见自己的情绪,看见自己未被满足的需求后,向内看会不太舒服,因为需要直面自己的感受,甚至曾经犯过的错误,会引发内疚感。(内疚感会阻碍向内看)
轻推:轻推自己和孩子,就是让自己可以克服恐惧。“轻推的关键点是把孩子带到情绪临界点。临界点是一个心理位置,在这个点上,有能力面对恐惧,虽然感到害怕,但还能有所行动,至少应再往前迈一小步。”
游戏力养育孩子,更重要的是要能陪伴着孩子,和孩子一起共同成长。父母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可以在玩耍中解锁无限个可能,激发孩子的想象力。想让孩子的世界更宽广,那就要让孩子的心里装有更宽广的世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