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解决小烦恼
昨天我又有了烦恼。直接原因是我的宿舍和床位太小,导致我活动不开,杂物无处摆放。又宿舍里未置书桌椅,我无法随心所欲的看书。
解决烦恼的第一步是求助室友,时间是半夜11点15分。沟通方式是互联网即时通讯。室友:“我睡了哦,晚安。”我:“别睡。”室友:“为什么,你是魔鬼吗?”我:“陪我聊聊天。”而后,在我的死缠烂打下,室友强打精神,无奈又轻易的解决了我的问题,把我的杂物安排到了阳台、衣柜,以及凳子上。我:“占地鬼才。”室友:“占你地了?睡觉。”杂物问题解决了。至于书桌,我自己就能想到,去图书馆,舒适又安静。
可是烦恼的感觉还在。
我继续思索。
我总想透过现象看本质,从本质上解决问题。这样会让小事放大。可我知道,放大了的小事常常更容易彻底解决。
于是解决烦恼的第二步是寻找本源。时间是随时,方式是动脑。活动不开和看书不便只是烦恼产生的表面原因。深层原因是我所看到的,接触到的大学宿舍,与我期待的不符。高中时期看过的大学生录制的vlog和短视频,光鲜亮丽的视频主们,背后的宿舍都是宽敞又舒适的。上床下桌,空调衣柜一应俱全。我也顺理成章的认为,所有大学宿舍都是如此温馨,所有大学生也都应如此光彩夺目。
可俗话说得好,理想总是被现实打倒。从小到大,从幻想高中时的青春美好,到幻想大学时的安逸舒适。我所期待的未来都没有实现。相反,我只是一直在接受落差,并越来越熟练。因此凭借以往经验来看,宿舍不是舒适的,学生也不是光鲜的,那么大学生活自然也是简陋无趣的。由此展望,四年生活应是鸡肋,弃之可惜,食之无味。我终于得知,烦恼的根源是理想和现实的落差给我带来不适。
第三步是站在更高的视角看问题,读书让我们可以站在巨人的肩上。这样问题的源头会更加清晰,从而情绪的来源也会更加清晰。同时还能让我们对自己的认识,对人类、对社会的认识更加准确。
《太傻天书》中说,“人类的本性,就是对任何形式的失去,都有着强烈的厌恶。”所谓美好的未来,我从未拥有,如今幻想落空,连失去都算不上,只是泡影。我却对这泡影有着如此不易察觉而又深切的关切。
那么我为什么会对这种算不上失去的失去都如此敏感呢?
我利用回忆观察,发现我的烦恼可能来从小到大所受的教育。从懵懂时就被要求要树立远大的志向,仿佛平凡的未来是不存在的或不值一提的。电视中播放的都是都市白领的生活趣事,而普通民工的面孔只会出现在纪录片中,仿佛他们的生活是无趣的且让人回避的。社会向我们展现的东西中,总是缺少平凡的快乐。
我们被老师、家长、媒体人以及其他很多很多陌生人组成的人群所定义的生活该有的样子欺骗了,他们本无意骗我们,他们只是说出了自己认为正确的事,他们只是在还不会独立思考的年纪就接受了别人的观点,并以此作为自己的、正确的观点活着,尽管结果显而易见——他们的生活都没有如他们定义的那样美好的。他们认为此刻的生活不是美好的,美好是要追求的、在未来的。可这是谬误。生活一定是美好的,只是这种美好是无法定义罢了。
木心在《素履之往》中说,“生命好在无意义,才容得下各自赋予意义。假如生命是有意义的,这个意义不合我的志趣,那才尴尬狼狈。”这是对生命多么明了的阐述啊。
有人说活着是为了体现价值,可我想说,这只是活着的一种而已。活着就是活着,有价值也好,没价值也罢,都是在不可否认的活着,而世间唯一不能用价值衡量的那便是人生。
虽则对无趣的恐惧困扰着我,虽则对落差的不适折磨着我。虽则我们的看法与说法总有误差,而且我们的从来无法完美的定义什么。
可,这就是生活啊。
从今往后,希望我能按自己对美好的定义去生活。至于烦恼,解不解决的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