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澄清语意沟通法
青春期的孩子很容易对父母亲的意见有过多解读,因而造成不必要的情绪反弹。
好像前面提到的父亲,明明是关心儿子,所以间了句:“去哪儿呀?”却被孩子理解为过多的管教,甚至监视。
所以,为了避免类似这样的误会,父母亲可以做一个很好的沟通动作,就是做语意上的澄清――
我的意思不是……我的意思是…
例如,可以如此表达:
“我的意思不是想管东管西,限制你的自由,我的意思是,我有些担心,你晚上不睡觉会对自己的身体造成伤害。”
又比如:
“老爸、老妈的意思不是说你的朋友都不好,我们的意思是说,他们的想法也不见得都对,你可以有自己的判断。”
这样一来,您想表达的意思是不是清楚很多了呢?在适时表达关心的同时,又不至于引起不必要的语言误解及冲突,相信孩子和您都会十分受用的。
[练习】
①儿子今年5岁了,每到周末,就喜欢和同龄的伙伴们结伴出去玩,问题是,小孩子有时一玩起来就忘记了时间,晚上快11点才回家。
不当的做法是,大声责骂道:
“哪里去了?怎么这么晚才回来?”
正确的做法是:( )
(请对照我们的建议):
“我的意思不是非要管着你,我的意思是,我很担心,这么晚了又不知道你在哪里,希望你下次出去玩时最好和我们说一声。”
②害怕学校食堂的东西太油腻,你精心为女儿准备了营养午餐,谁知道却被她又原封不动地拿了回来,原来她和其他同学一起去吃路边摊了…
不当的做法是,马上训斥道:
“总吃那些不干净的东西,拉肚子可别来找我!”
正确的做法是:( )
(请对照我们的建议):
“我的意思不是想限制你吃什么,学校食堂的东西太油腻,小摊上的东西卫生又很难保证,你不吃妈妈为你精心准备的营养午餐,我有点伤心。
③天气降温了,可女儿就是不肯加衣服,嫌穿太多活动不方便。
不当的做法是,对她说:
“别到处乱跑,赶紧把衣服穿上!”
正确的做法是:( )
(请对照我们的建议):
“我的意思不是想管你太多,而是怕你一忙就忘记加衣服,等到觉得冷时会不舒服!”
――摘自《幸福其实很简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