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鬼斧神工般的大地奇观哈尼梯田,有人发出感叹:这是是上帝的杰作,是神仙落在人间的仙镜!我问,上帝在哪里?如果非要说是上帝的杰作,那上帝的名字应该叫农民!
红河哈尼梯田,藏于哀牢大山深处,汉文字记载已有1300年以上历史,气势磅礴,规模宏大,绵延红河南岸红河、元阳、绿春、金平县,乃至玉溪的元江、普洱的墨江、江城,面积上百万亩,森林、村寨、梯田、水系四素同构为主要特征的生态景观以及以梯田为核心的文化现象构成了哈尼梯田文化景观,是世界上最动人的绿色生态明珠。
说到哈尼梯田文化景观之美,其丰富性难以言表,就个人感受而言,谈谈三方面的感受与大家分享,即美在自然生态、美在农耕劳动,美在文化传承。
首先,哈尼梯田之美美在自然生态
红河哈尼梯田置身于哀牢天地间,融化在自然山水中,呈现出高山、流水、梯田、人家的农业生态景观,纯净的美、丰富的美,一年四季一天四时与云海日出交相辉映,人与自然天人合一,展现出春如翡翠秋如金的人间最美画卷,构成一曲天地交响乐,时刻滋养着人们的身心。这种大气的美、流动的美,是上苍赐给人间无与伦比的幸福感受,也是哈尼族和本土民族营造的绿色家园。青山绿水,无论春夏秋冬,每一次走近哈尼梯田,都是一次美的洗礼。
其次,哈尼梯田之美美在农耕劳动之美
准确地说,哈尼梯田不是上帝的杰作,而是人与自然共创的作品,是和谐的结晶。是哈尼先民为了求生存求发展历经苦难寻找到的家园,是把平坝农业移植到高山上,是哈尼祖先倾注心血一锄一锄挖出来的,是一把汗水一把泪水耕耘出来的大地母亲,持续养育子孙后代。谁持彩练当空舞?是农民与耕牛搭成合作伙伴,年年岁岁用锄头犁耙开创出世间最美的大地画卷!哈尼梯田虽然美在自然美在生态,如果没有梯田农民的年年心血,大山深处不可能拥有如此撼人心魄的人间奇观,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劳动创造了梯田之美。
第三,哈尼梯田之美美在文化传承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如果你走近哈尼梯田,了解哈尼梯田,你会发现,壮美景观只是表面,文化系统才是支撑她的灵魂。以梯田为轴心的精耕细作、分水木刻农业耕绝技以及节庆习俗、歌舞音乐、口传知识作为梯田发展的历史血脉强化了梯田农业生产,持续的梯田劳作又促进了传统文化的代代相传。田为根本,文化为魂,自然和文化和谐与共,这样一种生生不息的文化传统展现了东方民族的生存智慧,这是人类生存的智慧样本。
总之 红河哈尼梯田的美是自然生态与文化和谐交融之美,是人与自然和谐的天梯。作为典型的农业类文化景观、生计生态景观多功能的哈尼稻作梯田系统,2007年入选中国国家湿地公园试点(2013年正式入选),成为中国云南第一个国家级人工湿地公园;2010年6月成功申报联合国粮农组织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2013年6月成功登录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国世界遗产家族第一个以民族命名、以农耕稻作文明为主题的活态文化遗产。
最后,我想说的是,哈尼梯田文化景观,作为千年祖先爱与智慧的礼物,也面临着许多可持续发展的挑战和机遇。我们要倍加珍惜与呵护,不仅要欣赏她的自然美景,更需要在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前提下体验和分享古老的梯田农耕文化,助推可持续发展,让和谐多样的文化价值发扬光大,让大美梯田永远鲜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