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大家都在缅怀2018的时候,对2019充满了期待。
到我这里,我发现生活并没有多大变化,依然在遵循2018的生活方式前进。
2018年,最大的成就就是写文章,每天坚持到了日更。有人说21天形成一个好习惯,也有人说180天形成一个好习惯,对于我来说365天形成的习惯,已经改变了我的思维方式。
我发现,写文章成了我每天生活的必须品,一天不写或者一天不思考,总觉得生活少了什么东西。
所以在2019年里面,每天日更仍然是我生活的一部分。当然,在2018年对自己没有多大要求,自然对自己写的文章质量上也没有强求有多好,就是顺着自己的心灵来写。
在2019年里面,我希望自己的写作水平更上一个层次。或者能上三个层次,能写得更深,更有看点。
所以在2019年里面我有一个想法。为了避免自己的眼高手低,增大学习量和写作量。
2018年,每天给自己订的写字数量是1000字,这个目标我已经达到啦。2019年,我想每天给自己定的量是1500到2000字左右。如果写1000字,可以写一篇。如果写两千字左右,可以写两篇文章。
2019年,我希望自己大量读书,大量输出。写文章不一定发表,也不一定博人眼球,但一定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写文章教育人的意义还是非常大的。所以一定要写正面文章,写真实的事件,不去哗众取宠,让它应该起到应有的作用。
这一点我非常崇拜鲁迅先生。鲁迅写的《狂人日记》和《药》之类文章,真的写出来了当时国人的愚昧和无知,当你看过之后,真的觉得它如同一个药方能治愈某些人的愚蠢。
本着对文字的热爱,之前想过在2019年考文学类的研究生,经过权衡利弊之后,放弃了这个想法。
原因有三,一是拿着研究生的文凭,对我来说没有多大用处。而且还要花上几年时间,花费几万元,去上这个学,发现最后可能不是自己想要的结果。
二是目前我的身份是走不开的。家里有两个孩子,老大正处于学习转型的关键期。虽然说,学习可以不用管他,但是每天的吃喝拉撒以及每天与孩子相处的时间,在孩子的成长期,我不愿错过。
三是可以根据同类学生的学习科目,进行自我学习。现在的目标是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和文章水平,一方面我有这方面的要求,另一方面,孩子肯定也是需要提高的。
我希望在我的学习和带动下,把孩子的作文水平和学习水平提上来。如果家里孩子和父母拼着学,我想大家都会进步很快的。
一个作者,如果带着社会使命感和责任感去写文章的话,一定会对自己有很高的要求,要有很高的见地,很深刻的认识。
为了能达到这个水平,大量读书,博览群书是最起码的要求。
但是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我不可能在一年里把所有的书看到,学很多的知识。肯定要根据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去分配任务。
2018年一周是看两本书和听一本书,有时候自我懈怠也没有完全遵守这个计划,当然,一周看五本网络小说是不计算在内的。我觉得看小说如同看电视和刷抖音是一样,只是一种个人休闲活动。
在2019年里面,对自己就要严格要求了。一周看四本书,每本书写出500字左右的读书笔记。看小说,可以每周减少之一本。两本文学类书籍,一本小说,一本当前热门书。
书单不必详细去找,我觉得看书如同相亲,只不过一个是人与人的缘分,一个是人与书的缘分。
如同小时候,只要身边出现什么书就会看什么书。三年级的时候,看了一本繁体字的《汤姆索亚历险记》。那时候看的是相当吃力。不过也是在半猜,半问的情况下把书看完了。
四年级的时候看了金庸的《书剑恩仇录》,当时看的如痴如醉。
五年级看了一本《圣经》,比较耐心的把这个书看完了,当然,那个时候是看不懂的。只记得一些故事情节。
所以在什么时候遇到什么书,如同生命中什么时候遇到什么人,好像就是上天注定的缘分。
不刻意的去查找什么书去看,只要在自己手边的书,或者是自己能看的书,立即去看,看后就写读书笔记。
看书不仅仅是增长见识,更好的是让我们能利用知识去看清这个世界。写作当然是在建立在看书基础上,对自己的一种认知,对外界的一种认知。
读和写是不能分开的,当你读书读的越多的时候,觉得自己很渺小。当你写字写得越多的时候,你发现还是没有别人写的好。
当然,对这个不能强求自己。因为你的终点可能是别人的起点。昨天看了一个公众号的文章,谈到一个12岁的小孩,现在已经正式的做起了生意,让人细思极恐。
一个十几岁的孩子已经开始做起了大人应该做的事,那么其他孩子是无法望其项背的,别人自然是比不过他。
所以,努力认真的走好自己的每一天,不枉此生,便是更好的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