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天下水,还是胸闷。
看着旁边那两个六、七的小女孩自在地在水里翻着筋斗撒欢,我突然想起了子宫里的婴儿,脑袋似乎有点转弯:按说,我也是有游泳天赋的啊…
潜入水里,我试图学习鱼儿,用嘴向外吐泡泡。
每每从水里抬起头,伏在池沿喘气时,我都会回头看看这次“潜泳”的成绩:嗯,又远了点!
可是,鱼儿也要浮出水面换气啊。先生警告我说:不会换气就不算会游泳。
我当然知道,就相当于学习写作时,不会安排时间,只靠憋一股劲儿,然后,“再而衰,三而竭”了吗?
对于人生来说,也就等于,我们年轻的时候用健康换取金钱,然后,钱来了人却走了。
有狗刨基础的范先生,这几天已经旁通了自由泳和仰泳。他会不时过来耐心地给我示范下。
我按着他的点拨,吸口气,一头扎进水里,尽可能放松身体,突然感觉自己慢慢浮起来了。
然而,仍然是,只要试图出水换气,腰就不由自主僵硬,腿就会下沉。
我郁闷地给儿子发微信说:细算一下,已经第五次下水了,我依然只会憋着气在水下短暂游一会儿,想换气就必须要停下来。
这个家伙不加表情地回我说:游泳要掌握要领,而不是靠身体在水里挣扎。
挨了这批评,我自觉很没趣。想想,自己确实是在和水较劲,似乎总想用力把水压下去。可它毕竟是水不是弹簧,不会因为受了压力而弹力十足。
当我试着轻柔而舒缓地划水,水就会柔和地把我托高一点。我的身体似乎与水和解了,可以比较轻松地在水下前进更远点了。
我不跟他人比,别人一口气游50米 ,我却从两、三米开始,到现在一次能游完10米左右。我每天都能感觉到自己的一点点进步。
半个月下来,我能明显地感觉到自己体型有所改善。
接下来的几天,范先生一直在旁边观察我的动作。他告诉我说,我的下肢动作不对,应该是靠双腿打水,而不是靠臀部往前拱。
我说,你意思说我像癞蛤蟆 ?
可恶的他不转弯地说:还不如癞蛤蟆,如果像癞蛤蟆,蛙泳不就会游的很棒吗?
我晕!
又一天,我右耳朵进了水,尽管用棉签在里面转了一圈,耳朵里还是不时有轰隆轰隆的响声。
次日,我塞了耳塞继续游,隆隆的响声竟然莫名消失了。
我心里想,这不就像范先生,在我开始学写作时常叨叨我:你现在的首要任务是保养身体,不要一天到晚搞这些没用的。
不过,当他发现,求我写的东西,有进步时,他就不再大着嗓门爱护我,而是相对温柔地说:该睡觉就睡觉吧!,身体还是第一位的!
有时,潜在水下细细想来,这人世的一切事情,其实都是贯通的,比如学游泳,比如学写作,比如人生。
都要逼自己一把,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定个小目标,一步一步实现。
有先生日日“绑架”游泳,早睡早起,养好精气神;有空时,常常看看书。哪怕是“潜泳”,哪怕写不出什么爆款,余生学会悄悄地努力,哪怕“惊艳”下自己。
人生出名要趁早。可是,哪怕五十岁开始,只要开始就不晚,这毕竟是我的未来中最年轻的日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