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人之中从来是不缺看客的。
知道看客一词,还是从鲁先生(鲁迅)那里听说的。其实,那时我也不算年轻,十几岁了,才听说看客一词,初步知道是爱看热闹的人。
人到世间,都是过客,都爱看热闹,但不一定都是看客,不能老看热闹。
在现实之中,我们或多或少都做过看客,做过一两次看客也就罢了,就怕经常去做看客,而且乐此不疲。
随着年龄阅历的增长丰富,对看客的理解褒贬不一。实质上,看客就是观众,世界之大,类别之多,哪能少了观众?
上学时读鲁迅先生的文章,北京菜市口是个行刑的地方。每次问斩,总有人伸长了脖子,看革命党人如何被杀?我工作之后,也多次执行枪毙犯人的仪式。每次看枪毙犯人的场面蔚为壮观,跟到现场的观众无论如何也无法甩掉。这种看客还无可厚非,因为好奇、猎奇,但你看过了经过了就此止住,但不是这样,看出瘾了,每次有这样的活动,都要伸长了脖子前去围观。
看客本不是职业,但久而久之,某些人就把它当成了职业,成为病态。
这几天读朋友送给我的一本图书——《曾国藩传》,才知道天生拙笨的曾国藩为啥读书考取了功名,因为他与父亲多次考试屡试不爽,每次放榜,就是一群看客嘲笑羞辱,激发了他的斗志,最后(考了七次)才中了举人与进士。而同时期的另一个人洪秀全屡试不爽(考了四次),受不了他人的嘲笑,扯起了造反的大旗。
我在多年的侦查破案中,见到过形形色色的看客。每当案发,一些人不是积极提供案件线索,而是做起看客,有时他知道案情,就是不提供不作证,就在一旁看警方的笑话。
近多年来,粉丝盛行。从某种意义上说,粉丝也是也是看客观众,但粉丝有所敬畏,敬畏他观看的对象,而看客毫无敬畏之心,只是一种无聊或麻木,一种自我满足的瘾或病。
所以,人生一世,最好不要置身局外事外,做一个白眼他人的看客,这样不仅误己误家误国,而且无聊透顶,真的白来世间走一回。
——2019-6-9孤禅写于古酂
散文随笔——无聊的看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