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尊重的教育很可怕
听到学生之间的这种交流,让我感到有一点想不通,现在的学生究竟怎么呢?
某一个班的学生相互交流的内容是如何顶撞父母?一个女生邀请同学去家里吃饭。当着同学的面,只会母亲为她买各种饮料。母亲的动作稍微慢一点,这位女同学会对母亲出粗俗的话骂。这个同学在同学面前不感到羞耻,反而认为是一种能力。不但不收敛行为,反而会更加的变本加厉。这个时候的母亲不像是母亲,更像是旧社会的仆人。母亲也是任劳任怨,丝毫也没有感到孩子这种行为是不合适的。不知道母亲从什么时候适应了孩子的这种语言刺激呢?这个女生在班里大肆的宣传着这样的行为,丝毫不知道这种行为是不合适的。
有了这个同学的“分享”,班里的这种事情慢慢的多了起来。小苏给同学们分享了和爸爸的事情。小苏说,在家里,虽然是排位是老二,但是姐姐和弟弟都听她的。有一次不知道什么事情,爸爸偏向了他们两个。小苏决定和爸爸开始冷战。小苏和爸爸冷战的时间长达一个月。爸爸怎么讨好,他都不会理会。最后,看到爸爸的态度还算可以,勉强的同意和好了。爸爸对于她是言听计从。小蒲也不甘落后。家里称王。她挑战的就是家中的权威——爸爸。他和爸爸经常对骂。开始爸爸还会用父亲的威严来压制她,随着时间变化,爸爸也接受了她的交流方式。这两个学生是班上的好学生,也是其他同学心目中的榜样,也是学校中的三好学生。她们的言行就如一个大石头,除了让班级震惊之外,让更多的同学的内心不可思议。她们交流的话题,好似打开了藏在很多学生心中的潘多拉盒子。很多学生羞于说出和自己父母的关系,尤其是顶撞父母的行为,有了好学生的带头,一切都不是事情了。其实,两位同学的行为在开始进入初中之后早已表现出对老师的不尊重。很多老师认为是好学生的傲慢,因成绩的原因,很多老师就没有过多的计较。现在看来在,不尊重老师的背后就是家庭教育出现了问题。
学生交流这个问题的时候,老师没有及时的引导,让班级中效仿的人数越来越多。很多学生的效仿就是从简单的拒绝,到最后的直接顶撞。开始,学生之间对于这种行为可能会有忌惮,有一种道德方面的束缚。等到有了好学生带领之后,再加之后面劣迹斑斑的学生的助长分享,中间的学生早已动摇。不尊重的风气在班上慢慢的分享。直接的例子就是身边的小孙,和爷爷奶奶相依为命,没有很多过激的行为,自从有了这个交流之外,她的行为已经开始超越了底线。学生的效仿能力是无法想象的。
一个不会尊重父母的孩子,他们能够尊重其他人吗?一个心中没有父母的孩子,他们心中还会有廉耻吗?不及时的教育,受到伤害的不仅是父母和家庭,更是以后这些群体遇到的每一个人。善待每一个孩子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在将来的某一天也能够善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