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收拾行李前往学校报道的日子了,不知道这是我经历的第几个开学季,也不知道今后还会有多少次着急忙慌赶作业然后九月开学报到的机会。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似乎年岁的增长和年份的更迭不是以生日或年份的变化为标志,而是以每年六月底为结点,以九月初为起点。
往年只要到了八月份,我就开始憧憬新的学年又会遇见怎样的人,怎样的事,而今年却不再有希冀,只剩焦虑。一整个八月,我一直在纠结究竟要不要考研,我无法衡量究竟哪种选择才是最正确的。可能前一秒偏向前者,后一秒就因为某一句话或某件事转向后者,片刻后再折回前者,如此循环往复,不得结果。
我害怕父母压力越来越大,害怕在同龄人已经可以孝敬父母的时候我却还在压榨父母,我也害怕高三那种身心俱疲的窒息感再来一次,更害怕努力过后没有收获。此外,妈妈告诉我平凡才是人生的真谛,毕业后考个编制当个中学老师,然后结婚生子才是最幸福的。我不否认“择一城安居,伴一人终老”或许是人生最终极的幸福,但倘若我本科毕业后就考个编制然后进入某个小地方的某所不知名中学开始过着一眼望到头的死水般的生活是我所不愿意的。我不希望那座城是因为我没有能力而无奈屈居的,那个人是因为我工作了到了年龄而勉强凑合的。我想,那样我定是不甘心的。
我经常会想,如果不按照正常轨迹走下去,我未来选择不当老师,那我能干些什么。显然,我是没有确切答案的,但我清楚,那些跟文字和旅行有关的工作深深吸引着我。
曾经看到过于小波的一句话“我活在世上,无非是想明白些道理,遇见些有趣的事,倘若真能如此,我的一生就算成功。”像触及灵魂般,我感到了深深的共鸣。我这一生,也不过是想遇见些有趣的事,最好能用文字记录这些有趣的事,并且从中明白些道理。
我突然想起以前的自己,也曾满腔热血的追逐着文学梦,幻想成为三毛一样的流浪作家,幻想足迹踏遍世界各地,用简单却充满温情的文字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最好也能找到一个撒哈拉一样让自己灵魂归属的地方。后来,逐渐成熟的我知道这是一个不切实际的梦,但我仍然想努力去靠近它。
于是在两年前,即将步入大学的我选择了汉语言文学专业。但我没想到的是中文系的开始却是中文梦的结束。每天所学的东西和布置的作业跟我想象中的全然不同,读着那些严谨并且充满哲理性的书籍,写着那些深刻并且充满思辨性的文章,我只觉得枯燥。每个学期的期末考试,我像是一个只会背诵和默写的机器,仿佛失语一般。
我开始意识到到自己并没有写作的天赋和能力,甚至我连兴趣都没有了。但这个暑假,看了一些文章,突然觉得自己依然很想写下去。我可能只是不喜欢那些深刻的文学,而喜欢有感情的文字。我喜欢用文字记录生活,抒发感悟,文随心走,不问主题,不求立意。我希望以后的自己能边旅行边记录,能写自己的书。也许里面的某句话能带给别人温暖和力量,与形形色色的陌生人在时空交错中产生片刻的情感共鸣,我想那应该是最幸福的事情。
或许我的愿望不会实现,但我会一直写下去,即使没有读者。之前的我苦于没有地方记录,而知道简书后,我果断注册,仿佛发现了一片新的天地。就算只有一个人阅读,那也算是一场与他人心灵的对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