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录自己的表现?算了吧,每天都一样的流程,记也没用。看完《有效学习》第三章,发现自己大错特错。
首先,记录本身,就可以提醒大脑,要开始写我的日常考评了,你得转动起来,做身体的指挥,你得负责任。
再者,有了记录,今天的想跟昨天PK,明天又想赢过今天,没有一点改进,写下来多没成就感,这时候“争强好胜”的那个我,就可以占领指挥C位,想方设法来精进,哪怕只是一点点不一样。
最后,当然是留下证据。证明自己努力,并且取得成果,这可是以后BlingBling
出场的关键,白纸黑字总比空口无凭好上不止100倍吧。
这个记录,就相当于为自己的专业成长之路,安上一个监控器呢。跟踪记录我们成长的每个细节,可以随时掌控自己已经掌握了多少技能,离最初锁定的目标还差多少步,是不是该调整计划。
如果自己不够“狠”,没办法坚持使用这个监控器怎么办?我们还有外援啊。
找上几个“铁面无私”的小伙伴,能找在你学习这个领域的专业导师拜师更好,有他们的反馈,好的地方继续,不好的地方再调整,毕竟有时候,当局者迷,真不是说笑的。
我的监控器,一个是我师父流年小筑,她在微文案方向上的专注和专业,是我的榜样,也是我的参考,和她一起做事,我可以持续更新自己的思维;另一个是我作为助教这个身份,也让我的思考一直在线,我会想怎么能让微文案中思维,让大家更落地吸收好,我该怎么调整计划,更有针对性一些。
借力这两个监控器,我要在微文案创意方向上,继续探索,把训练计划,尽快制定好。自己做一遍,积累经验,调整好之后,再去教。
这个过程中,思考一定要24小时待命,没有思考的监控,再努力的学习也是无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