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厌学的第一个原因,是来自于父母的焦虑。第二个原因是孩子自身的原因。就是从否定自己开始。越来越多的孩子对学业和未来的成功过度关注。他们感受到学习的过程非常地痛苦,没有意义。父母则是倾尽全力给孩子安排,孩子觉得学习这事跟自己关系不大,都有父母安排妥当了,孩子体会不到他在学习当中的这份掌控力。他会变得非常地悲观、压抑、情绪不高。
其实我们父母也是这样,当我们面对一件事情,好像掌控不了,觉得无能为力的时候,我们肯定也没什么兴趣。学习也是这样,当孩子觉得学习这件事根本不是由自己做主,好像更多地像是爸爸妈妈的事的时候,他对学习就没有兴趣,他自然就会觉得悲观,感觉这是一件压力山大的事情。让孩子觉得,哪怕自己已经很努力,已经考得很不错了,父母依然还不满意。学习的结果,带来的就是挫败感,包括自责。
似乎只有100分,似乎只有前三名,才能够让父母喜笑颜开。但是100分难道能永远100分,前三名,就一直在前三名吗?除非班里只有三个学生,不然的话,孩子们体会不到学习带来的成就感。
越来越多的孩子就没办法在学习上,感受到自我的价值,找不到自己存在的意义。更多的感受,是被批评,被要求。感受到的只是父母有条件的爱。这个条件是什么?就是学习好。这甚至是唯一的条件。这份包裹了各种条件的爱,就像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会让孩子努力去做让父母满意的孩子。另一方面,当孩子总是做不到,不能让父母那么满意的时候,他就会产生内疚感和挫败感。不断地去否定自己,觉得自己不值得被人爱,觉得自己就是笨,觉得自己不够好,甚至觉得自己不是学习的那块料。
随着 孩子年龄的不断增长,内在不断否定的声音,其实还会转化成什么呢?就是孩子长期的情绪非常低落,不爱说话,跟同学的关系也不好。
当孩子考的不好,情绪低落的时候。我们一些家长也会安慰孩子说,没关系,这次考不好,是暂时的,下次考好就行了。这句话看似在宽慰孩子,实际上在孩子内心里的压力一点也不小。父母已经说过下次能考好,因此孩子心里会这么想,他会担心,担心下次会不会考好。不能再让爸爸妈妈失望。在巨大的压力面前,孩子只会一步步的坠入到压力的深渊。他没有办法承担失败的后果。这就是我们有时候觉得给孩子一点压力,能够让他有更强的动力,可是压力过大,真会把孩子压垮。
孩子厌学的第三个原因是家庭缺爱。家庭缺爱一方面来自家长的漠不关心,另一方面还有家庭的不和谐,父母总是吵来吵去,争来争去,让孩子觉得无所适从,感觉自己是多余的,这样也会给孩子造成厌学的情绪。
因此,为了孩子,为了家庭,父母要不断的学习,多多修炼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