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只要起一念,就会亏钱。
只要对一项资产价格涨跌有预期,
内心就会波澜不惊。
涨幅超出预期,人会提高消费,
把原本不该花的钱提前消费。
再把更多钱继续投入处高位的资产。
涨幅不及预期,人会抑郁,陷入恐慌,
受不了心理亏损,慌忙离场。
正常情况20%回撤,普通人能接受,
心理素质差的5%,10%就会割肉。
理财时心理素质得能应对更多回撤。
资产配置是把每种资产配合理比例像永久组合,能降低组合回撤及提高单位风险超额收益。
永久组合是普通人学资产配置最简单入门经典。
像巴菲特,芒格和段永平提倡集中投资,
花几个月和数年,研究出一只手就能数得出的股票,拿10年20年。
普通人没有这种资金和定力,
那分散投资理念更适合普通人。
投资领域不同大佬理念经常矛盾,巴菲特崇尚集中投资,
彼得林奇崇尚分散投资,
普通人无法从别人成功中学到教训,
我们唯一可学的是从别人的失败中,
所有大佬如何看待失败,都较为一致,人的心理偏见让人亏钱。
就是人不能对一个资产有预期。
放弃择时,放弃选股,被动为主,低成本。
抖音里经常刷到博主们对黄金债券进行预测,
我看得很累,
一旦外部权威给了我一种预期,
结果预期落空,内心恐慌。
人最好删除股票软件,半年,一年才开一次。
巴菲特那种长期持有是圣人模式,
普通人学不了,就从分散配置开始入门。
人是无法预测第二天价格的
因为第二天价格,包含今天所有人对明天价格的预期,光是这一点世界上再强大的人工智能也算不出来明天的价格。
普通人放弃预测,多元配置。
每种资产都配一些涨不了太多,也亏不了多少
能让人持有5-10年。
抖音里经常刷到天天别人说30期国债etf2024年时是中国版的纳斯达克,
视频刷多了,人会不由自主想多配一些国债,
都是组合偏离平衡的表现。
我写作时可以主动反省,
很多人成天陷入被动看股价,看权威分析,
人就陷入被动恐慌。
为什么写作能接近真理,
我收集灵感时候,处于正念之中,
在无人之境,身体动作完全专注,
处于这种状态,思想是正知正见,
写作时更是如此,心情好专注而放松。
写出的反省自然接近真理。
此时文字你读起来自然就感觉到智慧与温暖。
我在不写作时,在工作时思想和行动都不真诚。
写作是神圣的反省,
逼迫我把最佳状态所思所想记录下来,我感恩。
《躁动的无意识》里说,世界所有非人之物,都有灵魂,都有能量。
包括石头,树木,湖泊,清风场域都包含奥秘。
我这种写作,由潜意识驱动持续1个月,
就能把很多埋藏心底最深处,无处述人的话,在清风之间悄悄语出。
就算无人看,又能如何。
荣格的原型理论中,英雄,母亲,旅行都是种种原型,
像我就是曾被旅行原型仪式启示过。
我此生就会多次,进行2小时旅途,
2小时后会发生质变,人不再是原有的样子,而是发生了启示。
各种专业领域的运动员,艺术家最杰出的那一批人都极其迷信,
都信仰直觉,声称自己很虔诚,且仪式带来显著成绩增强效应。
我在非洲尼日尔工作的一年多时间,没读书。
身边埃及石油讲师多次推荐我去信伊斯兰教,
尼日尔本地黑人小孩子,无数次拉我加入宗教。
在非洲,周围人都比我还有信仰。
信仰这个东西,也有鄙视链,会论资排辈的。
如果我真的加入某种宗教,我不是最虔诚的。
那些修行了十年,二十年的高僧比比皆是,
但当我在国内时,一个人读点书,
从书和写作中去体会圣灵奥秘,更适合我。
我只要比周围几个朋友要更虔诚就够了,
这道路更适合我,也更有高峰体验。
荣格说,人看不见的潜意识,就是命运。
追寻内心,正知正见,
消除一念,理财长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