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重声明:文章系原创非首发,首发平台豆瓣,ID:焉知菲芙,文责自负。
昨天下午,我被通知干到下个月二十五号。从抗议到挣扎到平静,只用了24小时。准备接受公司三个月的赔偿金,开始全职写作。
其实也不是没想过会有这一天,只是原以为已经过了危险期,结果还是逃不掉。19年夏天,因为工作的闲散,自己萌生出写作的念头。到去年5月,一天中大部分的时间和心思已经都放在了写作上。如此又干了将近一年半,也是公司正乱,否则恐怕早就叫我卷铺盖走人了。
四点多,我照例在健身房跑步。刚准备加速,手机震动起来,一看,是维姐打来的。维姐是当年招我进来的老板。还记得面试时她问到我稳定性的问题,我说这次找工作,我也是把稳定放在第一位的,如果可以,我希望一直在这里发展下去。当时是真这么想的。其实想法并没有变,一直和人说,只要公司要我,我就在这一直干下去。还幻想着在这里干满五年,拿我职场的第一个长期服务奖……现在看来,都是一厢情愿的想法了。
维姐问我情况怎么样——昨天接到通知后我跟她沟通过一次。跟她说公司给了三个月赔偿金,我也接受了。她问我接下去准备怎么办。我说我准备全职写作(之前跟她聊过一次这个想法)。她说对了,你写得怎么样了。我说已经发表了一篇小说了,还有一篇散文说要发还没发。她说那还挺不错的。我跟她说纯文学的路不好走,圈子不好进,我又没什么叔叔婶婶在里头。要么就在网络上写小说。她听我的意思想走第二条路。“那也维持不了生计吧……”我在电话这头尴尬地笑。
一是笑,写作至今还被人认为是无法维持生计的事。前些日子和老公也聊过这个话题,当时他问我,你知道三体卖了多少钱吗?我说不知道。他笑着说才卖了十万块钱。先不说他报的这个数是真是假,但他认为这件事不可行的态度已经很明了了。二是笑,就现在自己这点能耐,说靠写作为生,恐怕就跟等着喝西北风差不多。
这一年多来,自己的确因为写作体会到了前所未有的充实感和满足感。经常被临睡前脑海中的故事搅得心潮澎湃,恨不得第二天马上到来。去年年底写《母亲的爱情》时,有一天晚上和老公说“我觉得很幸福,因为写作这件事”。现在想想,那是不是因为有基本生活的保障在做后盾呢?挣的虽然不多,但至少够自己花的,也能为家庭做些贡献。而一旦这份保障抽离,自己还能如鱼得水般地享受这份幸福吗?不知道了。
和维姐说,本来有这份工资,写作也不急,慢慢来,但可能因为这样也出不来。她说对,现在没有了,说不定就出来了。人有时候就是要逼,否则你两头出不来。已经说到安慰的话了,电话也差不多该结束了。
和维姐打完电话,也不准备跑了。肚子饿了,去食堂吃晚饭吧。这是我第一次在公司食堂吃晚饭。晚餐是免费的,但菜色总是不大好的。我往窗口一张,貌似今天还可以——蒜苗炒鸡心,剁椒鱼,炒杂烩,还有两个素菜。我把菜吃了七七八八,饭也基本上吃完了——食堂阿叔给的不少。心里想着吃一顿少一顿了。
把早上买的包子,发糕,还有晚餐给的两个酸奶塞进背包,鼓鼓囊囊的。想到离开公司了以后家里的早饭就要靠自己了。这三年家里的早饭基本都是靠的食堂,自己在公司吃得省些,卡里剩下的钱买家里的早饭就够了。花样虽然不多,但老公孩子吃得还算满意。
坐在公交上。临到家了,那个路口总要堵一下。天已经黯黑下来,路灯也亮了。看着熟悉的路边的店铺,超市,咖啡店,披萨店,面包店,每天都会经过的。再看看车上的人,好像也都是每天都会碰到的。三年了,这条路线坐了三年了。马上就要不坐了吗?再也不坐了吗?一下子有种不真实感。
这两天想到一年多来自己本可以去争取的机会,心情有些复杂。如果当初自己多争取一些,今天就不会是这个结果了。1月份时,有个子部门需要人手,自己完全可以去报名,领导也是认识的。当时犹豫着,那次上私教课还问老师,我要不要去争取这个机会。老师也说对哦,你还有两个孩子呢,你自己考虑。最后到底还是没去。后来这样的机会也有过,但每次都想还是多留点时间写作吧,忙起来就没时间写了。五月份很多人被裁的时候,自己也想好了,如果回来,就全职写作……然而现在,如果可以重来一次,自己又会怎么选择呢?我不确定了。
两个孩子吃饭我又一起吃了些。吃完饭两个人拆快递,是给他们买的软糖。孩子没提出拆开来吃,我倒先拆了一包可乐瓶吃起来。好像还没吃饱似的。
洗碗,戴上耳机。最近重温了《命中注定我爱你》,这电视当年看了五六遍,迷得七荤八素。这次看完又有点陷进去。不过现在也该清醒过来了。手机循环播放着《心愿便利贴》。“把你的喜欢每一天复习两遍,惊喜的预言我的天通通应验……”明明是甜到不行的歌,为什么我的眼泪却流下来了呢。热水器轰轰响着,滚滚的热水,泪水,还有鼻水,混合到一起,哗哗地流走了……
这几天和一些同事道别,她们有的跟我说“你要工作啊,男人都是靠不住的!”(哈哈哈……)有的则表示支持,说很多人就是缺少这样的机会所以下不了决心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你有这样的机会很好。无论她们的观点是什么,都感谢她们的善意。
在调整自己的状态。偶尔也会想,是不是再去找份工作,写作继续业余。但我深知自己不是能一心两用的人,要找工作,写作势必要放一放,这是我不愿意的。看《第一炉香》编剧王安忆的采访,里面有句话触动到我,她说“一个作家的黄金时代可能就这么几年”。是的,我相信任何写作者都是的,黄金的时间就那么几年。而我坚信,现在,就是自己最好的时间。放掉了,可能就不会再有了。
预备把《母亲的爱情》后半部分改出来,改完后就开始着手明年的豆瓣拉力赛。生活上,能简则简,准备好过一两年苦日子。可能这条路会比想象得还要难走,不过既然已经做出选择,就勇敢地走下去。虽然不知道能走多远,但我知道,如果不走,将来一定会后悔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