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本华的《人生的智慧》的一个新思想就是幸福的根源,实际上是在于自身,而不在于外物。所以只要你把自己变得快乐了,叫enjoy yourself,那么很多事情就好办了。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遇到不少人为了金钱、为了晋升、为了名声、为了肉欲,和各种各样的一些稍纵即逝的欢娱而献出了自己的健康,把自己的身子给搞坏了。但叔本华的一个含义,也就是健康是一切的基础。
这句话拿出来感觉不应该是哲学家说的话,但是这样简单的道理,真正的实施起来确是大多数人难以做到的事情。就拿我自己来说,每天伏案工作,想着还有很多工作,身体还能受得了,又感觉有很多紧急的事情,就放弃了很多时间花在健身的上面了。
下面的故事观点我觉得比较适合说给我自己听:
有些人天生很乐天,愉快情绪很强烈。比如在一次公开学术会议上,他的一篇论文被别人攻击了。他不会觉得自己丢脸,他首先会想到:不错,我的文章被大家指正了,看来我这次学术会议还是有一些收获的。
他没事就往好的地方想,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因为比较好的生理状态导致了愉快情绪很强烈,而这两者之间的良性互动,就使得你要放上一个很大的砝码,才能破坏他的心理平衡。
说到“无聊”,这些年我很少有感觉无聊的状态,每天都是忙忙碌碌的,只有感觉时间太少了,还有那么多事情没有做完,希望自己能有更多时间。学了时间管理,感觉自己少了很多焦躁,很多事情也开始安排的更妥当了些,但是还是有些地方觉得可以再更高效些,重点在于自己的输出的端口少了很多,要有输入和输出。
当一个人他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到高层次的问题上去的时候,他就没有注意力留给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了,这样他就免于把自己变成一个无聊的人。所以,我每天的忙碌,就在于我知道自己每天做的事情都是有意义的事情。
叔本华不是指人可以脱离社会关系而独自的存在,他说一个人孤独好,是指孤独能做你的大事,这本身就是一种典型的学者型生活,但学者型生活本身就意味着你得读书嘛,你读书本身就意味着你得看别人写的书,而书本身难道不是社会关系的产物吗?叔本华并没有否定这一点。
叔本华更没有否定,在今天网络时代,如果因为疫情的原因,被隔离在家,叔本华如果知道因特网的话,他也仍然是主张我们要上网搜寻学术资料的。他只是反对我们上了网,就看那些低俗的东西,然后去填补那种无聊感,他是反对这件事,所以大家不要对叔本华的这个观点进行误解。
其实叔本华所说的这样的状态,就是我现在的状态,疫情期间,我们都闷在家里,而我正好怀孕了。感觉自己现在就处于穴居状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