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宇宙的构造。几千年前,我们认为地在下、天在上。2600年前,阿那可希曼德引领了第一次科学革命,他想弄明白为什么太阳、月亮和星辰都围绕我们转。现在天空不仅在地面上,还把地球包围了,地球是一块漂浮在空中,不会坠落的大石头。亚里士多德用很多具有说服力的科学证明了地球是圆的,天空环绕着大地,星辰在天空中运行。哥白尼完成了对宇宙认知的飞跃,他指出,处在行星运动中心的不是地球,而是太阳。地球只是行星中一员,一边高速自转,一边绕太阳旋转。宇宙中有上亿个如太阳般的恒星,并且绝大多数恒星周围都有行星环绕。宇宙中布满星系,这个布满星系、富有弹性的浩瀚宇宙是大约150亿年前由一个极热极密的小星云演化而来,直到现在还在持续膨胀中。
02空间的颗粒。20世纪物理学中两颗明珠是:广义相对论和量子力学。前者是天体物理学、引力波、黑洞以及其它许多研究的起源;后者是原子物理、核物理以及基本粒子物理的基础。二者在精神上是分裂的,圈量子引力统一了这种分裂。圈量子引力又一次深刻改变了,我们看待现实世界的结构方式。
广义相对论:引力场不“弥漫”于空间,它本身就是空间,空间不再是一种有别于物质的东西,而是构成世界的“物质”成分之一,一种可以波动、弯曲变形的实体。我们不再身处一个看不见的坚硬框架里,更像身陷在一个巨大的容易变形的软体动物中。
量子力学:光是由成包的光粒子构成,在空中的分布是不连续的。光源发射出的一束光线的能量是有限数目的能量光子组成的,它们在空中是点状分布。
圈量子引力:空间是不连续的、不可被无穷分割,由细小颗粒的“空间原子”构成,它们不停运动形成环或圈,环环相扣形成了相互关联的网络,编织出了空间的纹理。
03我们自己。这些“空间粒子”的存在方式,广义相对论、量子力学甚至圈量子引力,对于我们个人又有什么意义呢?我们也是“空间粒子”,和这些理论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同样带给我们很多关于自己的思考。广义相对论让我们知道,自己存于空间的场中,能够吸引那些和你有同样能量的人类,这就是一见钟情、人以群分、物以类聚的缘由。量子力学告诉我们,只有和其他人发生相互作用,自身能量才会发出,外界的压力和动力触碰了我们,才可以爆发潜能。并且这些能量是不连续的,需要你持续加力。
圈量子引力说明我们不能独立生存,我们存于网络关系中。你无论采用哪种形式,都在和你的周围发生或大或小关联。世界是由关系构成的,而非单纯物质。
04感悟。我们是观察这个世界的个体,我们只是宇宙很小的部分。
我们曾以为自己居住的星球位于宇宙中心,但事实并非如此。
我们曾以为自己是动植物家族以外的独特物种,却发现我们同我们周围所有的生物,由共同的祖先繁衍而来,我们与蝴蝶、落叶松有共同的祖先。
在我们长大的过程中,逐渐懂得世界并非小时候以为的那样,只围着我们转。我们只是万物中的一员,参照他者认识自己。我们有什么与众不同,也只是自我感觉。如同每个母亲之于孩子,我们并不特别。我们不懂的东西太多,而其中懂得最少的问题之一就是我们自己。
这是我读罗韦利《七堂极简物理课》的所感,这本书封面写着一句话“以无法抗拒的优美引领你了解我们所栖居世界的真相”。世界的奥秘与美丽熠熠生辉,让我们目眩神迷。
或许你对宇宙的结构和存在方式不感兴趣,但即使你只关心自己,读读这本书,可以让你知道自己的渺小和宇宙的浩瀚,更好地接受变化的无常和不确定性带给你的意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