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一篇推文里年轻的少年在母亲眼前跳桥身亡,看了很心痛,除了已经发生的视频里的画面外,我想造成这件事的原因,或许更令人痛心。
也许有来自父母过高的期待,过严格的要求,过于急促的心,他们也是第一次当父母,他们也是平凡人,有普通人的虚荣和急切,浮躁与郁闷,在这个社会转型期,急迫的年代,父母对子女的期待也急迫起来。
因为心急所以会乱了分寸,因为心急所以根本来不及停下来思考,视线在周边转来转去,越转越急,于是,越急越需要让这种情绪找一个宣泄口,子女自然而然就成了最佳选择,他们催促赶紧找对象,结婚了赶紧生娃,生了娃,要二胎,不停的催促,就像一个人无所适从,不停的刷抖音,尽管碎片化的信息营养可怜,可是停不下来。
这未尝不是一种毒,一种麻木,从古到今有多少朝代,多少人,过了多少年,谁不是结婚,生子,可是人生的意义真的在此么?就像来到人世间就是为了完成任务,不停的刷量?
很喜欢这段话,发给父母看,他们很难理解,也来不及静不下心来认真想想,因为生活的重担,柴米油盐,几乎榨干了他们所有的精力与年华,浪漫与远方,这是无法改变的。
父母的期望
尝试了很多次多种办法,与父母的沟通,最后都无疾而终,思考一下,这是两代人的鸿沟,是时代转型的后遗症,单凭一己之力怎么去跨越?
保持以静制动,他们老了,有的父母很通达,可有的想不通,对子女的掌控欲很大,一边把所有的爱都给了子女,一边又把所有的期待都压在了子女身上,这是最大的豪赌。
如果不能抗压,可能会像那个少年一样选择极端的方式来逃避这种压力。貌似很多人在面对痛苦来临的时候,除了以死相抗,想不到别的办法,这也很可悲,包括我自己。
父母的期望
面对现实生活的重压,一边勉励自己你可以,一边嘲讽自己你算老几,一边幻灭,一边奔跑。总是内心一次次崩溃,又一次次坚强,可最能击破心里最后那道防线的依旧是家庭,来自父母的不理解会轻而易举的推翻所以防线。
家庭给了温暖,也给了压力,它总是这样牵绊着,有欢笑也有痛苦,当欢笑的时候,保留几份担忧,当痛心的时候保留几份温暖。生活也会一步步的向前推进,未来或许好点,或许更坏,但是生活会继续,酸甜苦辣总得一一尝个遍。
依然爱父母,爱家庭,无论谁犯了错,谁越了线,以爱的名义行绑架之实,我愿意接受,因为有爱才有负担,有爱才有一切。
父母的期望
父母的期望,是压力更是动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