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时的冬日
有过一类“暖香”
据传在汉朝
出自西域丹丹国的“辟寒香”
便是其中一种
每到大寒时节
人们在室内焚烧此香
暖气同时自外而入
令人纷纷减除衣服
而《清异录》里的辟寒香
被放入用藕丝连黎锦制成的香囊里
四角用凤毛金装饰
佩香者在寒夜读书时
此香囊发出的香气
令满室温暖
芳香袭人
在漫长清冷的日子
精心侍弄一炉香
且不说满室盈芳
香雾缭绕
恍若仙境
就连寻常之事
都会生出几分飘逸和空灵
阅书一卷
啜茶一杯
或者调素琴 阅金经
恍惚间有了另一种
与己陪伴的温暖滋味
除了燃香之外
用香料合成的香炭
也是冬日特有的雅物
木炭捣碎后
加入枣泥 黄丹 定粉 红花等
讲究点的还会掺入丁香 檀香 沉香等
制成各种形状
不仅燃烧时间长
“一饼焚烧终日”
驱寒暖身的同时
也发出阵阵香气
令人心情愉悦
文人诗词中
常提及“暖阁宜焚香”
周紫芝《纸阁初成》诗曰:
小阁春温借隙光,
风帘不挂最宜香。
窗前睡鸭吹云缕,
聊与幽人度日长。
所说的小阁
便是用纸屏搭建的暖阁
四扇纸屏 临窗搭建
三扇相围 一扇作顶
垂草帘作为障蔽
构建暖阁纸屏除了能聚暖气
对香味也有较强的吸附能力
于暖阁中焚香
可令香味留贮时间长久
《竹屿山房杂部》就提到
以绵纸糊墙构建香室
“创小规模室阁,
设低几焚之,
则烟穗上升,
遍化室壁间。
不涂粉垩,
糊覆以白厚绵纸,
收引香味,
不得解散。“
封闭的环境
加上绵纸吸附香味的能力
让“纸阁”成为冬日最理想的香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