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90,00后渐渐开始接管世界,但旧思想中很多糟粕的观念依然死而不僵地保留下来。
此话怎讲?起因是朋友圈老同学的牢骚,大体是说因为同事的效率低下,导致老板要求她和另外几人明天加班,甚至还没有调休和补助。正义感爆棚的我马上把“加班不做补贴属于违法”的资料私发了给她。
吃苦为荣的畸形观念
一开始我还以为,她是对摸鱼同事连累自己耿耿于怀。但和她聊了之后,她更气的是老板不问她有没有事,直接下死命令说加班;更气的是她和其他朋友诉苦,别人却觉得你平时这么闲(工作日发票圈),加点班当补偿有啥关系。
她觉得,且不说自己工作效率高,完成工作后摸鱼,与同事因为摸鱼而耽误工作的不同。最让她不吐不快的,是这种社会风气——多吃苦是福,无脑赞美一切痛苦吃苦的传统观念。
的确,我觉得比起员工出色完成工作后准时下班,很多老板更喜欢员工去加班,哪怕工作成果一样,自己还要搭上一笔加班费。而马云说过996是福报,在我看来只不过是资本主义压榨员工的毒鸡汤罢了。除非是广告、互联网、新媒体、游戏等行业,其工作性质决定了它加班的频率高。当然这也是由高薪水支撑的,一个愿打一个愿挨我觉得很公平。
道德绑架、社会规则并非一朝一夕形成
为什么传统社会以吃苦为荣呢?
首先是古代统治者崇尚愚民政策,需要大量的百姓去进行体力活动,他们限制民众去阅读、去思考。导致只有少部分的人能接受教育,这些人成为了地主,或者高官。大部分人只会被剥削,多劳多得是他们生存下去的方式。有可能是统治者希望他们专心工作,也有可能是他们的自我安慰,越来越多人开始认为“吃苦是福”“多劳肯定会多得”;
其次是扎根在中国人内心中的集体主义观念。比起个人的感受,我们更重视集体的感受;比起个人的利益,我们更重视集体的利益。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并不能说谁优谁劣,但集体主义恰恰会减低个人对自我感受的重视程度,吃点苦也觉得是应该的;
最后是中国人对“道德”的定义。正如上述所说,中国社会更重视集体的感受,所以对于“道德”的认知,很容易受他人的影响。一件事的对错,别人的看法会大于自己的看法,继而怀疑自己的观点。所谓的“道德绑架”,即是如此。
结语
朋友的气愤,正是新时代年轻人的观念,与旧时代观念碰撞和冲突时产生的情绪。一方面觉得这种观念与自己不合,另一方面无法挑战却又不愿妥协,觉得十分矛盾。
苦就是苦,乐就是乐,硬要把苦当成乐,不就是自欺欺人嘛?
但我相信新时代年轻人不会被这种“以苦为乐”的观念同化,他们会倔强的生长,等到足够强大后便反抗并接管这世界,让这世界变得更好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