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学习心理学之后,喜欢探索自己的状态。比如今天小宝因为喝不到奶时的哭泣,当时的我在他哭的时候会向内看,想看看自己是什么感受。
下午带小宝(三周岁的小男孩)出门买换季鞋和衣服。在商场里,有一个孩子玩乐的地方,他在那里玩了一会儿,然后去买鞋。谁知道试穿了第一双鞋就不肯脱下来,跟他说要再买一双也没有用。后来只好用新鞋和他脚上穿的鞋比对了一下,再买了一双。
买完鞋,我想带他去买衣服时。他拽着我的手拼命往出口处拉,怎么也不肯买衣服了。我们只好回家了。
在回家的路上,他要喝奶,我告诉他现在没有奶粉,喝不了,等会儿到家就可以喝了。谁知道,今天他不依不饶,非要立刻就喝奶。一开始,我在他的哭声里,向他喊到:“你这是不讲理,跟你说了现在没有奶粉,到家就可以喝了,你还要哭闹!”没想到,我对他一喊,他哭声更大了。我内心有些烦躁,将他倚在我身上的身体用力推开。似乎这样推开,就能听不见他的哭声似的。事实是他用更大声地哭声来反馈他的不满。
此时我反而冷静下来,开始探索我内心的想法。我发现我有一种抱复得逞的心理。我似乎看到自己小时候在家里哭泣,无人回应的场景。于是我想用相同的方式来对待我的孩子。但是我发现当时自己的无助感。于是我将孩子拥在怀里,告诉他:“你看,路边的店,我们快到家了,到家就可以喝奶了。”让我意外的是,孩子不哭了。
记得一位教育专家说过:“当孩子哭泣时,你只要抱抱他就好了。”我想可能在爸妈怀里,他能感觉到自己不是被拋弃的,所以会心安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