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做金融的人,很多人的印象是西装革履,出入高档会所,谈个生意,分分钟百万上下,十分光鲜亮丽。人总是有一个不好的习惯,别人家的东西总是好东西,自己家的却一点都不珍惜。
中国金融从业者大概有800万,这些人经常称自己为“金融民工”,确实大多数金融从业者的工作都很初级,比如卖保险、拉存款、拉客户等,真正年薪百万的银行高管、基金经理、行业分析师等可谓少之又少。
如果说非要有什么不同,有一点确实值得说道,那就是“金融世界观”。从金融角度理解的世界和我们平常看到的世界完全不一样,我举三个例子你就明白了。
时间观念不一样
我们通常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意思是时间是无价的。金融从业者可不这么看,在他们看来,时间不光是有价格的,而且还是可以拿钱来衡量的。
我曾见过一个90后的家长,考虑到未来孩子读大学要花不少钱,就想攒点积蓄,于是他买了1600元左右的教育储蓄。90年代的1600块可是很多的钱,不过等到孩子2010年真正读大学的时候,1600的价值比10多年前可是少多了。同样都是1600块,10年前的1600块比10年后的要值钱得多了,这就是时间的价值。
懂了这些,你就会明白了,一个人向你借10万块,1年后再还给你10万,这时候你的钱其实已经贬值,不再是10万块了。如果产生坏账,别人还不起,那就更惨了,这个行为透露了一个金融思想——风险。
无处不在的风险
风险这个东西是无法避免的,意外受伤、生病等都会经常发生在我们的生活中。在金融从业者看来,风险是可以带来收益的,较低的风险带来较少的收益,较大的风险带来较大的收益,这就叫做风险溢价。
在金融市场中,银行存款、国债的收益比较低,为什么呢?因为国家破产、银行倒闭的可能性是很小的,一个国家的长期国债利率也被称作是无风险收益率。这时候如果想要增加收益,怎么办?可以通过增加风险来实现,把投资标的物从国债变成企业债券、股票甚至期权。加的风险越多,相应的最高收益会有所增加,同时出现损失的可能性也在同步增加。
如果我一点风险都不想承担呢?这样也可以,不过你得花钱才能把风险转嫁出去,这就是保险的作用。
风险意识在生活中特别重要,是否具备风险意识是判断一个金融从业者是否合格的标准。有了风险意识才不会孤注一掷做赌博式的投资,生活中的重大风险也可以通过金融工具进行规避。
金融的马太效应
金融很讲究规模效应,小资金和大资金不可同日而语。比如两个人去投资,一个人投了1万块,另外一个人投了10万块,股票价格涨了10倍,投资1万的这个人可以拿回10万,而投资10的人可以拿回100万。这就是金融的马太效应,有钱人躺在过去的钱上,什么都不做,照样比穷人赚的多。
过去的几十年里,随着全球金融市场的发展,社会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特别是中国,1%中国人拥有全国将近40%的财富,而且这1%的人的财富还在快速增长。强者恒强,弱者愈弱,生活的逻辑何尝不也是这样弱肉强食。
每日一题:
有甲、乙两人,其中,甲只说假话,而不说真话;乙则是只说真话,不说假话。但是,他们两个人在回答别人的问题时,只通过点头与摇头来表示,不讲话。有一天,一个人面对两条路:A与B,其中一条路是通向京城的,而另一条路是通向一个小村庄的。这时,他面前站着甲与乙两人,但他不知道此人是甲还是乙,也不知道“点头”是表示“是”还是表示“否”。现在,他必须问一个问题,才可能断定出哪条路通向京城。那么,这个问题应该怎样问?
需要查看或者验证答案的朋友可以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大飞投资笔记”,回复数字“7”就可以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