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总是津津有味的评论着那些改变历史走向的战争行动,认为那是具有决定性的,是值得载入史册、大书特书的。但是这个世界上新鲜发明不少,真正有革命性意义的不多。大浪淘尽沙,剩下的才是真金。很多事物最初并不起眼,不经历沧海横流,何以见英雄本色。
很多成功的战术战法,大放异彩的武器装备,其实在初始阶段都是为了克服战场上的不利局面而采取的权宜之计,提出这套思想的人自己也没有多大的把握一定取得胜利。这方面的例子实际不少,以二战中偷袭塔兰托港为例:
二战时期,英军航母偷袭意大利塔兰托军港,开创了航母作战的先河。不过,当时的战场态势的确对于英国方面不太有利。当时的意大利海军实力位居世界第四,并且坐阵主场亚平宁半岛,强大的舰队虎视地中海。面对远道而来的英国地中海舰队,意大利海军和岸基航空兵紧密配合,采取海上游击战术,不断袭扰英国舰队和运输船只,已经成为了英军的眼中钉肉中刺。
英国人不胜其扰,决心速战速决,关键在于直捣黄龙,摧毁塔兰托军港。根据战前得到的情报,塔兰托港内遭受狂风袭击,低空拦阻索受此影响出现了破损。英国地中海舰队果断地从“光辉”号航空母舰上起飞了20余架剑鱼攻击机,利用夜色掩护发起攻击,彻底摧毁了塔兰托港内的意大利舰队。此战之后,意大利人放弃了该处重要基地,丧失了地中海的制海权,只能利用岸基航空兵空袭英国人控制的马耳他岛,再也不敢派出海军与同盟国对抗。
这次袭击虽然取得了意想不到的胜利,但是其实是一招险棋。英军使用的剑鱼攻击机是承习自一战的老式双翼螺旋桨飞机,飞行速度慢,容易遭到防空火力打击。更要命的是采用完全敞开式的机舱结构,既不防风也不防雨。除此之外,军事行动本身的成功很大程度上也要依靠运气,意大利人在袭击前正在准备防空演习,当剑鱼攻击机杀入港内的时候,守军一度以为是参加演习的友军飞机,毫无任何防范。
总而言之,一系列的阴差阳错成就了这次大胆的突袭。若干年之后,日本联合舰队也如法炮制,在珍珠港教训了同样漫不经意、粗心大意的美国太平洋舰队。由此拉开了划时代的新篇章,航空母舰战斗群直到今天都是大国海军梦寐以求的组成部分。
无独有偶。在海湾战争中,美国空军和海军航空兵进行了一次大胆的冒险,他们抛弃了自越南战争以来成熟的战斗经验,即由低空俯冲投弹攻击改为从中高空压制攻击。与之相反,他们利用先进的技术实施预警指挥和电子战压制,使用巡航导弹和隐身战机进行战场突防,各种手段多管齐下,打趴了伊拉克军队,也震惊了全世界。
现在看起来这一切都是顺理成章,其实未必如此。美国空军在出动编队攻击敌方目标时,执行电子战压制任务的EF111渡鸦战机一马当先,杀入伊拉克军队的防空火力网中,不仅遭到敌军地面火力的打击,更是在空中被伊拉克空军战机追杀。渡鸦战机仅仅装备有电子干扰设备,并未携带空空导弹,在面对敌机时险些被击落。在战后接受媒体采访时,渡鸦战机驾驶员谈及此事依然是心有余悸。由此可见,先进的武器和战法,本身就具备极大的风险性,就算结果很圆满,过程也绝非一帆风顺。
发动一场局部冲突就是一场巨大的豪赌,风险与利益共存。冷战末期,美国实力如日中天,苏联为首的华约集团债台高筑,苟延残喘。正是海湾战争的巨大胜利,让美国建立起了冷战之后的单极国际秩序。苏制武器在战争中表现欠佳,也间接导致了苏联的国际影响力一落千丈,战后没多久它就解体了。
现如今,俄罗斯军事力量不仅无法与苏联时代相媲美,还退化到了相当于我国在解放初期国土防御作战的水平。乌克兰军队在北约侦察情报力量的引导下,频频攻击俄罗斯境内高价值目标,包括炼油设施、预警雷达、机场、指挥中心,甚至用无人机攻击克里姆林宫。然而俄罗斯军队并没有什么好的破解办法,只能使用远程导弹和飞天小摩托进行袭城战,战果实在乏善可陈。可能唯一的效果就是对北约国家进行军事威慑,但是战争已经打到了这个地步,俄罗斯还能有多少家底没有亮出来呢?
现实有时候的确比狗血神剧还要魔幻,剧情连续反转,不到最后你无法猜到最终的结局。从攻击基辅失败到哈尔科夫大崩溃,俄罗斯不仅战场上失意,还面临海量的国际制裁,一度被外界认为难以为继。然而随着乌军于2023年中仓促发动的扎波罗热反攻无果,精锐尽失,战场优势又一次来到了俄罗斯一方。截止目前,俄军前锋披坚执锐,勇不可当,乌军则连连退却,败相尽显。虽然发动有限的机动力量攻击库尔斯克,但是对整个战局的影响已经不大。
随着扑朔迷离的战争走向越发清晰,相信这场旷日持久的冲突终将走到尽头。不过这个结果对于双方都是苦涩的,俄罗斯并没有真正解决乌克兰问题,乌克兰人也没能完全收复国土。一切看上去结束了,其实不过是回到另一个起点罢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