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汉口的流年

作者: 雨下撒哈拉 | 来源:发表于2017-09-03 23:46 被阅读11次

文/一土

来武汉旅游的外地人,大多会去司门口的户部巷。江城最集中的小吃街,也是一张旅游的名片。

过早,湖北人对于吃早餐的称谓。“过早户部巷”,这便是户部巷名满江城的民谣。可下一句却是被人遗忘,起码不会在武汉必看景点的行程安排中。那一句是:“宵夜吉庆街”,宵夜本身没有什么不同。和全国各处的宵夜排挡一样,吉庆街也同样充满着市井气息。

吉庆街的闻名,必是与别处不同。如今再去吉庆街,景色大不如前。以往油腻的街面,变成了铺砌的大理石地砖。露天的排挡也缩减了规模,甚至移挪到了室内。街景被彻底改造了,人气也随之消亡了。

吉庆街的盛况,大抵在十年前。同样是宵夜,吉庆街因为多了民间艺人的助兴,所以成了江城最为著名的宵夜一条街。我没有见过热闹非凡的吉庆街,我见过冷清的且排场豪华的吉庆街。这和旧的吉庆街所不同,它丧失了人文的关照,只剩下商业的前景。这前景也令人堪忧,死灰难以复燃。

在根据小说《生活秀》的构建中,我实地踏访过吉庆街。仅凭我从小说中得来的短暂记忆,难以齐全。后来,在影视作品中,我更立体的发现它的存在。所谓“盛名之下,难副其实”,大概就是我眼前见到的景象。

宵夜时,倘若有拉二胡的,或者打快板的上前推销曲目。食客里会有人点一支曲子,边吃边助兴,市井里的俗气顿时多了几分优雅。这便是吉庆街宵夜景象的一瞥,也正是因为无数个一瞥,成就了吉庆街。

与吉庆街相邻的中山大道上,多了几分文艺的韵味。曾经热闹过的吉庆街,在一番改造后,已经成了城市过去的辉煌。总也留不住,那些被遗忘的记忆。

泰宁街的旧货市场,或许在不久的将来,也成了我笔下的追忆。五月,我去了泰宁街,在旧书摊上见着了繁体竖排的港版书。我无意发现的禁书,和绝版的小说,都在街口的地面上铺开。往街道深处走,有旧的唱片机,和旧海报。胶卷相机和录音机也有,音乐磁带也还会有。许多旧的物件,我早已陌生。再看一眼,一下子把我的记忆拉扯回来了。

泰宁街的旧,全是体现在整条街所贩卖物件上的旧。与之相邻的是汉口最繁华的步行街,江汉路。江汉路的新,体现在街道上所有年轻的身体,和他们所代表的时尚。对比之下,泰宁街像是旧世界的遗孤,江汉路则是宠儿。

一般逛街,无非去到光谷,中南,或者江汉路。这些喧嚣都不能涵盖所有的繁华,也还要有泰宁街和精武路。

精武路之于鸭脖子,从这里闻名汉口,誉满三镇。最后全国知名,只有这条街曾充满着纯粹的鸭脖子的味道。这是一条不宽的街道,汽车开进来就显得拥挤。临街的铺面全是卤制鸭脖的小店,从解放大道一直到了新华路市场。街口最有名的那家店,招牌巨大且醒目。我第一次去时,到最后拆迁经历了约十年。招牌上:“精武路第一家”,也不在了。精武路再也没了满街的鸭脖子,鸭脖子的味道也不会在一整条街道上弥漫。

一去不复返,这些都是旧世界的最后守望。岁月总是不经意流露出破败,然后变成了废墟。明天,重建更多的繁华。

相关文章

  • 一些汉口的流年

    文/一土 来武汉旅游的外地人,大多会去司门口的户部巷。江城最集中的小吃街,也是一张旅游的名片。 过早,湖北人对于吃...

  • 汉口,汉口

    曾经长久的过往岁月里,对于江汉平原上生息的人们,“汉口”的意象,大约就是柳永老师笔下“市列珠玑,户盈罗绮”那种繁盛...

  • 去汉口江滩赏菊展

    今天阳光灿烂的好天气,今天去汉口江滩赏菊展。 据说前一段时间在汉口江滩赏菊展的人摩肩接踵,人山人海,汉口江滩的一些...

  • 忆秦娥.风瑟瑟(李白体)

    忆秦娥.风瑟瑟(李白体) 文/蜀山倦客 风瑟瑟。夜中频扰江湖客。江湖客。昨日汉口,今日彭泽。 流年已惯凤台...

  • 汉口

    我思考着用什么样的语气去形容汉口。 是将近20分钟的公交加上40分钟的地铁。 是去一趟1.6+3.6的学生优惠八折...

  • 汉口

    刚那就

  • 汉口

    浩浩长江满青雾,离离灯火共祥和。 百年皆是繁华地,不似旧时起兵戈。

  • 汉口

    那晚,我们坐在石凳上 刚下过雨的江边 除了深入骨子的阴冷还有腥闲 我们在低声谈着自己的理想 笛声慢慢响起 轮渡开始...

  • 日精进433-参观横渡长江博物馆记

    2021年11月28日,周日,晴 今天周末,我们按计划去了汉口玩,探访老汉口,到了一些古迹,吉庆街民俗街,步行街,...

  • 云林街记

    武汉分三镇,乃汉口武昌汉阳,其中汉口旧时最为繁华,有“紧走慢走,三天走不出汉口”之说。在汉口建设大道以南、...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些汉口的流年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prsj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