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本身是避险的一个重要手段,而且保险一买就好多年,基本上不要想着后悔,前面有看很多朋友有退险的想法,我个人觉得买了就不要退,如果要退,要对比的因素:时间成本,损失成本,保险内容,和保额保费,都算过了,再看退保划算不划算。
既然说到退险的成本很高,所以选择保险就要非常慎重,我现在大大小小20几份保险,选择的标准如下:
1、保险是长期保障,可能要经历二三十年,现在的经济政治环境,有可能都会发生变迁,所以先选公司,看看这个公司的底蕴,与历史,是否有应对政治与经济风险的经验,所以我至今为止买的所有的长期险都是合资的
2、保险种类的选取,重疾+意外是必须的,现在的饮食环境与外界环境都很不正常,运动量也不一定跟的上,所以我觉得人的一生能用到重疾的几率有2-3次是比较正常的,一次癌症(器官),一次心脑血管,还有一次是神经类,而出保后基本上就丧失了购买保险的机会,即便是有机会成本也很高,所以重疾我选的都是多次赔付的。意外我选择的是百万意外。 现在在想是不是再买些消费型的重疾险作补充。
医疗保险,上次跟我联系的群内的保险朋友说的很对,医疗保险是锁定一年在医疗中所花费的费用,这个也是长期投资,还没有具体了解各家的产品,总觉得现在的医疗险体系不完善,等选定好再分享给大家。
3、储蓄型的保险,我个人的看法,国内的都不建议买,精算体系不成熟,分红制度不明确,不太划算,如果买的话,最好买国外的,有个推荐的收益,这个有历史兑现率的,要选历史比较悠久,兑现率高的公司。
五年前我对比的时候,同样的保障范围,同样的保险额度,同一个人的话的保险方案,是合资的更有性价比,实际上是保障更好的,主要是5年前国内的保险都没有多次重疾保险。现在国内越来越多了,但是整个保障体系上我认为还是有差距的。保险不是买了一次就到位了,随着收入的增加年龄的增加,保障的需求也会发生变化,3-5年要加一下保额的,再重新看一下保险配置的。
而且我自己的学习体会是,买保险是非常重要的事,选择保险是非常慎重的事情,因为保险的反悔成本非常高,首先前三年的保费大多用于支付保险公司以及经纪人的收入及运营成本,现金价值非常少,另外,反悔的时间成本,因为随着年龄的增加,同样的险种的保费是越来越高的。所以买保险一定不要随便买买,一定要看仔细
我个人的配置是
大人:五年前购买 重疾50万(多次赔付,合资)国内购买,+伤残意外保险(到60岁,消费型)+百万意外(消费型,含意外摔倒),今年加了20万的重疾(多次赔付,香港购买)
孩子: 五年前购买 重疾40万(多次,合资)+10万重疾(泰康,双十一活动),今年加了20万的重疾(多次赔付,香港购买)
我今天买百万意外的原因,是因为我公公摔了一跤,摔掉了7万块,之前他没有意外保险,出院就给家人全部保上 了。亏大了,全家的意外险才花了2000多,他这一跤够我买保险30年了
现在就差百万医疗了,刚准备看,就加入本群了,还需要学习考察比较中。
我一直在外企工作,周围的同事朋友都买保险,配置都很高,我个人认为还是买合资的,因为外资的保险尤其是都有很长历史的,他们经历过经济危机甚至更多的波动,抗风险的能力更强,国内的保险公司太多,太杂,长期性稳定性都待商榷,即便是不买合资的,也要买大的公司的,这个不会错的。
保险常学常新,经过了差不多两个多月的学习和了解,最终选择了友邦的百万医疗,友邦的百万医疗在众多百万医疗的产品中算是价格比较高的,为什么我选择了友邦而不是其他的。同类的还有大都会,条款差不多,价格差了几十元,友邦的经纪人比较上心,而且经验很足,虽然这两个人都是认识多年的朋友,还是服务好的让我更愿意选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