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观看电影《孔子》时,我被周润发和周迅的演技深深折服,这电影简直就是艺术的精品,不像在演,就像回到了历史现场。且不说整个剧情,单说其中的一个小片段,就让我深深爱上这部影片,反复观看,回味无穷,也有了自己的几分理解,胡编乱造,仅供娱乐。
南子已仰慕孔子很久了,曾多次在她老公卫国国君面前提起,并想请孔子到卫国来帮助卫国治理国家,以求在争霸斗争中能立于不败之地。
终于有一天……
孔子离开鲁国来到了卫国,为了能够推行他的思想,他勉为其难地去见了卫国国君的夫人南子,这一相见也许是孔子一生都忘不了的痛,这个痛的过程也是让他的思想升华的过程,也是给了他精神力量的过程,此生死而无憾。
孔子:“微臣拜见君夫人。”
南子:“你就是著名的夫子孔丘吗?孔夫子请坐起来吧。”
孔子:“谢君夫人。”
以上对话都是隔着珠帘的,接下来的南子拨开珠帘走了出来,拿着羽扇。信步走向孔子,孔子虽没有抬头,但感受到了向他走来的这位女子那沉稳坚定的步伐。
南子边走边说,语气中带着几分傲气几分试探:“听说你常讲仁者爱人是吧?”
孔子低着头面带些许微笑,略略的点了点头,那微笑是有几分满足和得意,可能他得意的是一个女子居然一语说出了她整个思想最核心的一句,可见她深谙他的思想。
在那份得意的微笑还没有散去之时,听到南子接着说:“那你那个‘仁’字里包不包括像我这种名声不好的女人呢?”
孔子眨了下眼睛略显难色,没有回答。(也许他不知道该怎么回答,因为他的所有思想主张都是说给那些君子的,而这些君子当中他从未把女子考虑进去)
南子咄咄逼人,围着孔子转了一圈仍没有得到答案。估量他是无法回答的,便明白了几分,他那样仰慕孔子,以为她是一位他心中期待的男人,原来她也是与其他男人无异,在男人的思想世界里是没有女人的,她的老公卫国的国君如此宠幸她,也不过是喜欢她的年轻与美貌而已,而面前这个口口声声“仁者爱人”的家伙可能也不过如此吧。
他试探的就坐在了孔子的面前不屑的盯着她说:“小童也爱读诗,有一句话‘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请问夫子是什么意思呀?”那口气中透着追问。

孔子慢慢的把脸转向了南子,两人一定是目光相对。
孔子淡定自若的说:“这首诗的意思是君子好美,但求之以礼。”
这回答也许让南子很是满意,他放下挑衅的口气改为郑重。
说:“在诗300篇中有好多是关乎男女情爱啊!”(言外之意是:你们这些口口声声称自己是君子的男人,不也俗气的卿卿我我吗。)

孔子没有躲避南子那咄咄逼人的目光,他知道她想知道什么。
他娓娓道来:“诗三百篇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它,就是情思深深而没有邪念。”
(老师在给不同的学生讲课时,是会有不同的发挥的,也许平时孔子给别人讲课时,没有今天这个领悟,而对孔子来说,南子就像他遇到了一个情投意合的好学生,能让老师发挥到淋漓尽致,那句“情思深深而没有邪念”是她遇到南子时的一个领悟吧,也许连他自己都不知道他对面前的这个女子没有半点讨厌,之前听说的关于这个女子的坏名声早就抛到了九霄云外,此刻间他对面前的这个女子的感觉就是“情思深深而没有邪念”,而他自己也许并不自知。但他的眼神说明了一切,他的眼神依然没有躲避,温和的看着近在咫尺的南子,表达得有底气、有力量,他知道南子的试探,他在用他的行动展示着什么是君子。)
南子一定是在顷刻间对孔子产生爱意,语气中带着几分娇嗔。
说:“我自幼喜欢诵读诗篇,不知可否拜你为师呢?”(这是个赤裸裸的追求)
孔子稳重的拒绝了南子的请求,说:“我在卫国收了一个新学生叫卜商,这学生虽然年幼却是个神童,他跟我学诗很有见地,微臣可以推荐她来伴你读诗。”
那拒绝的口气又带着一分迎合,很怕她会突然地消失掉。
到这里南子的一颗心稳稳的放下了,她从对话中了解到了孔子正是他心中期待的那个夫子。
于是谈话转入正题,南子说:“朝中大臣纷纷议论你游说君王,以礼让治国,您那套行的通吗?”
孔子的眼睛亮了,也许南子是她活到那一刻遇到的最投缘的人。
他侃侃而谈:“能以礼让治国,是国家社稷人民之福,有什么难处不能克服呢,礼法丧失,国家就会混乱。”
南子说:“男人的本性就是贪财好色,为此争得头破血流,这也是天性,要克服难啊。”
南子真的是一个不一般的奇女子,孔子听到他这句话便对她肃然起敬起来,那敬佩从眼神中流出来。
“正因为难才能考验出君子。”
孔子的话变得语重心长,透露出他对仁者爱人的坚毅和执着。
南子进一步追问:“你真的把做一位品德高尚的君子看的这么重要吗?”
孔子的话掷地有声:“我的信念是朝闻道,夕死可矣。”
也就是说我今天可能还不是一个真正的君子,但我会不断的提升自己的修养,终生追求,死而无憾。
那份果决和断然深深地打动了南子,南子用她的眼神拥抱了眼前这个她心慕中完美的男人。
他急切的问:“夫子可否留在卫国,我们再见面?”
孔子急急地避开了南子那炙热的可以燃烧掉他的目光。看着远处水滴从竹筒中一滴滴流出,流成泉。也许那是孔子心中不舍的泪水,男人有泪不轻弹唯有往肚里咽。
南子急切的看着孔子等待他的应允,孔子沉重的吐出几个字:“不行,微臣不便。”

南子几乎哭了,眼泪浅浅的在眼中忍着忍着,以坦荡单纯的胸怀追问:“为什么不便,有何不便?”
孔子的声音有些颤抖,他知道她是他的知音,可恨她不是一个男人,他再也不敢看她的眼神,那个能融化能真正懂得他思想的女人,天下难寻。可能怎么办呢?他怎么可以和一个女人讲他的仁者爱人。
他无奈又无力地说:“微臣从未见过如此好德如好色的人。”

好色是人的本性,而好德似乎是这个女人天生就懂的,虽然世俗的眼光说他是个名声不好的女人。
她为什么不是一个男人?孔子痛苦不已,语气中是坚决的,心中却是无限的不舍。
南子看着孔子那份为难让她心痛,那个时代也不允许让他们这样的对话下去。
但南子告诉孔子:“世人也许很容易了解夫子的痛苦,但未必能体会到夫子在痛苦中所领悟到的境界。”
这是她对他最后的告白!
天下有一个知音此生足矣,此时孔子的内心痛苦不已,南子的话像大山那边的回响,余音萦绕。但是那又能怎样,她是一个女子,她为什么是一个女子?
孔子再次抬起头,无法掩饰他那深情的眼神,他知道他要离开了。但他要把她永远印在心里。
作为君夫人的南子忘了自己君夫人的身份,以学生的身份深深地向孔子行了一个大礼。
这举动让孔子感到意外又不知所措。那份爱的泪水一下子从心头涌到眼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