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大学,考研,学习
镜中我 | 新传理论68

镜中我 | 新传理论68

作者: 北大胡师姐新传考研 | 来源:发表于2020-04-12 22:34 被阅读0次

1、理论内容

镜中我(the looking-glass self)理论,由美国社会学家查尔斯·库利(Charles Cooley)在《社会组织》中提出:人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自我的认识,这种认识主要是通过与他人的社会互动形成的,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态度等,是反映自我的一面“镜子”,个人透过这面“镜子”认识和把握自己。

人的自我是在与他人的联系中形成的,这种联系包括三个方面:

①关于他人如何“认识”自己的想象。

②关于他人如何“评价”自己的想象。

③自己对他人的这些“认识”或“评价”的情感。

这三个阶段严格来说是人内传播与人际传播的一个结合体。通过人际传播,他人才会产生对我们的印象和评价。人内传播则体现在这三个阶段中的知觉和感觉部分,即借用人际传播中别人的反应来评价自己、理解自己,从而形成自我认知,包括思想、情感、态度等。

“镜中我”也是“社会我”,传播特别是初级群体中的人际传播,是形成“镜中我”的主要机制。以“镜中我”为核心的自我认知状况取决于与他人传播的程度,传播活动越活跃,越是多方面的,个人的“镜中我”也就越清晰,对自我的把握也就越客观、越准确。

相互认知也是确立有效的社会协作关系的重要条件。满足基于人的社会性的精神和心理需求,也是个人从事人际传播活动的一个基本动机。

2、理论评价

作为最早系统研究传播现象、进行理论化尝试的重要学者,库利关心的一个主要课题是人的社会化问题。在库利看来,传播是“镜中我”形成的主要机制,它不仅是个人社会化的途径,而且是将整个社会连成一个整体的纽带。库利关心的焦点是人际传播,“镜中我”是揭示人际传播在个人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的研究成果。

3、网络空间中的“镜中我”

网络人际传播及网络社会角色扮演等人际活动,主要是在各种不同形式与类型的网络社区中展开的。这些发生在网络用户个人之间的传播活动,使人与人之间建立、维持和发展着一种新形式的相互关系,即网络人际关系,并且通过不同的传播方式形成了网络传播中的虚拟社区。

正是基于各种传播交往活动,尤其是发生在使用者个人之间的人际传播与沟通,使网络虚拟世界迅速变成了现实的网络空间。同时,它也使网络空间演绎为新形式的社会空间,为以“镜中我”为核心的自我认知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条件。

参考资料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第二版)[M].中国人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镜中我 | 新传理论68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qmim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