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不算是劝诫,算是个,个人看法吧,我觉得如果非要让我和别人社交,我会比较愿意跟一个温柔的人去社交,甚至是结交,而且大概率会成为会好的朋友。
温柔的人,就是字面上的意思,就是温柔,表里如一,你看到的温润如水,他就是温润如水。这种人有种神奇的特质,就是会感染别人,但是自己不会被别人感染,内核相当强大,磁场相当稳定。说话做事不紧不慢,思维逻辑也是智商在线,当然,如果关注点放在这个特质上,相貌大概率不会成为一个干扰因素。
听起来是有点过于理想化的,细数从小到大,身边的朋友没有几个是这样的,严格的说就是没有。我想了好几个人,试图找到一个与我理想的温柔型人格很匹配的人,最终也没找到,过于完美,就失去活人感了吧。
人与人之间是会相互影响的,如果说跟这样的人相处,会慢慢的把自己的棱角和尖刺磨一磨,当然啦不是说被磨成一个没有脾气的人,只是我们要允许自己一部分情绪和性格是柔软的。
是的,我们内心深处的确希望允许自己一部分情绪与性格是柔软的。然而,真正温柔者并非一个模糊的影子,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自有其清晰可辨的足迹——那是不假思索的体谅,是恰如其分的尊重,是恰到好处的分寸感。在喧嚣浮躁的人群里,他们的目光安稳如水,不争先也不退避;在他人困顿慌乱之际,他们递出的言语和援手总如春风拂面,悄然化解了尴尬与不安。
这并非某种无原则的迁就,而是基于对人性深刻体察后,自内心升腾起的一份沉着包容。他们不是要磨平你的棱角,恰恰相反,他们以自己稳定的磁场为容器,使我们的棱角在碰撞中变得温润而分明,不至于伤人伤己。于是我们终于懂得,温柔并非无力的代称,而是韧性的最高形态——那是风雨中的竹,看似弯折却始终坚韧不折。
若你曾有幸被这样的温柔珍重地抚慰过,哪怕只有一刻,它便会在心底留下微光,悄然渗透进你灵魂的缝隙。当你的心被这样的柔光浸润过,它竟会自然将一种同样沉静的暖意传递出来——不是刻意的模仿,而是被温柔唤醒后,灵魂深处那束光自然的流溢。
我觉得温柔是稀缺的,它在那些真正懂得尊重生命节奏的凡人身上栖息着。靠近这样的人,有可能靠近内心安定与明亮的源头;若成为这样的人,那便成为这世界不可或缺的柔和力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