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上微博看到一则热搜“考研压力大到哭”。发微博的人称因为压力太大,她自己偷偷哭过,冲雷雨喊过吵过。
我特别明白发微博的网友的心情,我也偷偷哭过,看到希望窃喜过,又因绝望痛苦过,最后也擦干眼泪重来过。
我考研考了三年。
那时候的自己怀着一颗新闻理想,却学的是计算机,专业还算优秀,年年拿奖学金,最后也有保研资格,我的学校不算差,但又不是211、985,因为高考没考上985,当时暗自下决心考研一定要考上985.
现在回想起来,有那么一点不知天高地厚,却又敢想敢做。
本科毕业那年报考了南方的一所985高校,对报考的专业一无所知,也没有人指点,就像无头的苍蝇学习了一年,连暑假都没有回家,最终却因专业课太差惨败。
那段时间一直觉得自己很优秀的我,彻彻底底觉得自己是个Loser。尤其看着自己的闺蜜都考上了心仪的学校。
但是上天总是在给你关上一扇门时,打开一扇窗。
刚好家乡的一家党报招记者,我报着专业不符但试试的心态投了简历,没想到竟然收到笔试通知,我刚到学校,又连夜坐火车回去考试。报社本来想让我做网络管理员,但看我坚持要做记者,也就给了我这个机会,现在想想依旧仍然感恩老东家的“不拘一格降人才”,虽然我也称不上是什么人才。
为了不辜负报社的期望,我很卖力的工作,最终得到了领导的肯定。但心中依旧不能忘记考研的失败,心中读研的渴望仍然没有泯灭。
我决定在休息之余重新复习,“再战”考研。
我们住的宿舍是三居室,三人一间房,为了便于复习,我在客厅拉了个帘子住在了客厅。回想起来,都很佩服当时的毅力与决心。
边工作边考研,但是不能耽误工作,这是我的原则。于是每天的时间不是学习就是工作,没有进行过其他的娱乐活动。
命运总算给了一点反馈,第二次考研我进了面试,面试也感觉发挥得挺好,却最终名落孙山。
那种感觉就是你都做好准备去上学的准备了,当时工资也存到了学费钱,却突然无缘了。我一气之下用存了很久的钱换了一个手机。
看到拟录取名单里没有我时,我一个人在躲在床上哭了很久很久之后,擦干眼泪装作没事人一样去开会,同事都在问我考的怎么样,我禁不住又偷偷抹起眼泪。
那位发微博的作者说考研不像高考,高考是一群人的狂欢,考研是一个人的孤单。
考研的确不像高考。高考可以填很多志愿,考研就是孤注一掷。如果说考研像爬台阶,你爬上顶了才算数,就算你爬到倒数第二阶了,摔下来了,你就是零。
两次的考研让我身心俱疲,对那所高校也绝望了,对考研也绝望了。但是心里却又憋着一股子劲和气。不甘心和不服气让我不想认输,尽管读两年研究生的同学都快毕业了,他们甚至还说工作不好找,羡慕我有工作。
我当时很决绝的跟我同学说,我知道考研之后还要找工作,我也知道工作不好找,但是考研已经成了我人生的一个槛,我必须要跨过去才服气。
于是,我准备“三战”。
三战我选择了北方的一所985高校,比我原来考的南方985高校要好,虽然它招的人少,但是它面试刷的人也少。
第三年复习期间,家里出了很多事,工作、生活、学习压力都很大,我把QQ空间设置为自己可见,专门记录自己的心路历程,现在回头看,当时那些泪水心酸都在人生路程上留下了深深的脚印,回忆起来显得弥足珍贵。
你只有很努力,才能在你成功之后,把当初的泪水压力描述的云淡风轻。
当年写的最多的一句是“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我觉得自己就是那个与寒冬对抗的腊梅,也相信自己,不管一年、两年、三年,只要能迎来自己绽放的春天,多少年都无所谓。
终于在三战,我考上了这所我更加心仪的985高校。
复试的时候,老师们都是温文尔雅、知识渊博的“老先生”的感觉,他们不问你出生,也不会看你关系,只是纯粹学术的交流,更是让我倍加感动。
辞职的时候,领导对我说了一句话,他说你不是文字能力有多强,而是你身上有难得的传统品质,你坚持、你勤奋,这样的你在哪个岗位都能做好。
考上研之后才知道,所谓的读书无用学,只是他们没上过985。
读研期间,我读了很多书,也去央媒、知名房产、BAT实习过,视野和见识都迈上了几个台阶,只是因为我站在985的平台上,才得到更多机会的垂青,那一刻,我觉得三年的辛苦和坚持都没白费。
我的研究生同学,很多也是考了几次,有的也是因为自己是独立学院而被拒,大家年龄都不小了,却都坚持着。前几天得知那个兜兜转转考了几年研究生才考上、年龄比我还大的同学,今年终于考上博士了。
我们都不是天资过人,也不是运气锦鲤,我们最擅长的是“死磕”,想做的事一定要“死磕”到底。因为如果等不到胜利的笑声,所有的泪水也就白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