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阅读的第二个层次检视阅读中作者提到,开始第三阶段分析阅读之前,暂停一下,思考——阅读的本质是一种活动。想要读得好,一个主动、自我要求的读者,就得采取一些行动。
实际上,一个自主、自我要求的学习者,必须要采取一些行动,从主动开始。
四个基本问题是对阅读一本书提出来的,是阅读的基本规则。分别在书中第五章如何做一个自我要求的读者和第十一章分析阅读总结时提到,以下是具体内容:
这本书是在谈些什么,作者围绕什么主题展开?
这本书的详细内容是什么?
这是真实的吗,作者的观点是否有道理?
这本书的意义何在?或者说阅读这本书的意义是什么?与自己的关联程度如何?
提问让自己的思考逐渐清晰起来。在后来提到是阅读的意义,还是这本书的意义呢?作者观点来看,围绕一本书展开,就是这本书的意义,按照揣测理解,就是对自己的实践有没有指导意义,是否具备参考价值,是否实现了自己阅读这本书的目标。
我要分享的内容围绕第三个阶段分析阅读展开,通过汇总阅读的四个基本规则,主动的阅读者会反复思考,主动提问,明确为了获得咨询还是提升理解能力的阅读。
迁移到运用就是这本书告诉我哪些可以迁移到日常的规则,我是如何运用这些规则解决问题的。
运用到阅读第三个层次分析阅读中。理解了分析阅读的三个阶段。第八、九章分别是第二阶段是为了回答诠释一本书的细节。第八章介绍内容通过关键字词理解,与作者达成共识,第九章是找到作者的主旨,理解论述,建构因果联系。明确作者要解决的问题,尚未解决的问题。第十章是如何评价一本书,首先是认同感,解决为什么要阅读的自我对话。
书中关键句子,自己特别认同,今天是下面三条指导自己思考的问题。
1,在我们的生活中,阅读是不可或缺的。
2,一个读得很广泛,却读不精的人,与其值得赞美,不如直接同情。
3,我们所拥有的只是都是随时可以更正的。
总结自己的阅读体验,第一条重要性非常明确,第二条读透彻是理想目标,当然对自己的阅读书目要能够区分,类别关于课程关于课堂提问的艺术,关于课题研究、学生研究的内容是必须注意细节的。第三条提醒自己谦虚谨慎,理性思考尤其如此,认同的理由充分,即便有不同想法需要思辨,清晰描述观点,提出支持的理由,有行动的方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