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搞定一件事,其他事情就都不成问题,这件事是什么呢?用一个字回答,就是“信”。
不管你想要做什么,不管你要完成怎样的理想,都离不开“信”这样一个根本出发点。
《道德经》第21章: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以此。
老子从道的迹象出发,一步步深入到内里,告诉我们,“信”才是道的内核。从古到今,道的这种表现和规律从未改变。老子说,从一个人有没有“信”,便能知道,他这一路是如何走来。
所以,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
所以,佛陀说:“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
儒、释、道在许多问题上彼此抵牾,但对“信”的态度,却是惊人地一致。
信,是信念,是信心,是信仰。只有“信”了,你才会真正发自肺腑地去努力,面对困难才不会轻言放弃;遇到冷嘲热讽,才不会轻易偃旗息鼓。
不达目的,誓不罢休,是一个人最可贵的品质。但坚持的动力,却只能来自于内心的坚定。没有信心、信念、信仰作支撑,人是坚持不了多久的。
现在成功学非常热门,许多人读的时候热血沸腾,读完之后却是该干嘛还干嘛,该怎样还怎样。所有的成功学,用一句话就可以概括:只要努力,就能成功!看似有理,但如果一个人并没有从内心里相信自己,相信自己所做的事情,他又如何做到努力呢?努力,是需要一种精神力量来支撑的。没有这种精神力量,单纯靠打鸡血激发起来的动力,只能是像《道德经》说的:“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
狂热的激情没有意义,冷静的激情才有价值,而冷静的激情只能来源于“信”。
天才的特征,就是他们超越常人的巨大信念和信心。他们的信念和信心是如此稳固,以至于不管什么样的打击,他们都能够承受得住,甚至还会愈挫愈勇。
孙正义是天才,所以他宣称:“我坚信,一切的成功都是源于一个梦想和毫无根据的自信。”
所有真诚的思想家、哲学家,都教人要“信”。
法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勒庞在其经典代表作《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中告诉人们:“唤起信仰——无论是宗教的、政治的还是社会的,不管信仰的对象是一部作品、一个人还是一种观念……人类可支配的所有力量当中,信仰一直是最巨大的力量之一。福音书认为它具有移山倒海的力量,诚非虚言。赋予一个人以信仰,就是使他的力量增加十倍。”
“信”是一切的基石,有了这个基石,才能谈其他。 有一分信,就有一分力量;有十分信,就有十分力量。
想想牧羊的苏武。他作为大汉使臣出使匈奴,期间匈奴政局变动,他被匈奴扣留,不肯屈服,流放到北海,独自放羊。这些羊都是公羊。单于告诉苏武,什么时候这些公羊下崽了,就放他回到大汉。每天唯一与他作伴的,是那根代表汉朝的使节和那一群公羊。苏武每天拿着这根使节放羊,心想总有一天能够拿着回到故国。渴了,就吃一把雪;饿了,就挖野鼠收集的野果充饥;冷了,就与羊取暖。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使节上挂着的旄牛尾装饰物都掉光了,苏武的头发和胡须也都变花白了。19年之后,终于得到机会,回到长安——漫长19年无望的煎熬啊,孤单寂寞饥饿寒冷,任何一个都足以致命,若不是心中有信念,如何能够?!
信念、信心、信仰是如此重要,所以也最难。《圣经》中,耶稣数次训斥世人:“你们这小信的人哪!”
世间多小信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