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日更一个月了。第一阶段的目标达成,已经初步养成每天写作的习惯。但质量不高。我决定以后的日更用来用纳博科夫卡片法来积累素材。记录每一天我读的书经历的事和我的思考。省出来的时间会用来打磨一篇完整的文章,着重提高文章质量。给自己定的kpi是一周至少磨出一篇来,好好写吧。
#素材#明#
原文:《我与地坛》摘录
我一连几小时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也以同样的耐心和方式想过我为什么要出生。这样想了好几年,最后事情终于弄明白了:一个人,出生了,这就不再是一个可以辩论的问题,而只是上帝交给他的一个事实;上帝在交给我们这件事实的时候,已经顺便保证了它的结果,所以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这样想过之后我安心多了,眼前的一切不再那么可怕。
剩下的就是怎样活的问题了。这却不是在某一个瞬间就能完全想透的,不是能够一次性解决的事,怕是活多久就要想它多久了,就像是伴你终生的魔鬼或恋人。
思考:
为什么生,为什么死,是一道自古以来就难解的哲学问题。苦难有时候是上天给人类的另一种奖励,因为很多事情,我们都是在过的没那么好的时候才会去思考的。所以自古愤怒出诗人,伟大的画家大多生前潦倒。
看到这段话的时候,我有种被击中的感觉。他说出了一种我用我自己贫乏的语言描述不出的感受。我也曾有很长一段时间,早晨一睁眼,脑子里就蹦出一个声音问我:“你活着是为了什么?”我也用很长一段时间才找到答案:我恐惧死亡,而我拼命地想怎么才能活的更好,用更有意义的活法填补生命原本的空虚,也只是为了在死亡面前显得更从容一点。
或许我开始思考这些问题是因为我渐渐变老,离死亡更近了。而少年人是不会有这些烦恼的,他们才刚冉冉升起,即使有青春的迷茫,也不过是“为赋新词强说愁”罢了。
人生,最大的悬念就是, 你知道你终有一死,但你不知道死亡什么时候降临。这么一想,是不是觉得活着的每一天都无比珍贵了?活着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是从死神那里借来的。而把人生的故事写的更生动有趣,是我们唯一能做的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