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六月,不仅迎来炎热的夏天,还迎来一群可爱的孩子。一年级(7)班——世界那么大,因为孩子和每位家长、每个家庭有了重要的链接。初接一个新班,为了让自己尽快了解每个孩子,走进每个家庭,家长课堂期间,我给家长朋友布置了一份特殊的“作业”——每位家长给老师写一封信。
一封信 一份爱
第二天,与其说早早在教室等候家长的到来,不如说是在等那一封信的到来。其实头天下午给大家布置过“作业”后,心里还是有些忐忑的,心里有个声音不断质疑我:会不会给家长带来麻烦、带来负担呢?会不会让家长觉得我这个新班主任真会难为人?现在都电子时代了,还非要强调家长手写一封信……当第一位家长微笑着伸出双手郑重将信交到我手中,还不时说着写得不好,请我见谅时,我的内心除了幸福之外,更多的是感动,那一刻,先前心里所有的忐忑,所有的质疑声都烟消云散了,我想:布置的这个“作业”家长们一定是很用心的完成的。
随着家长陆陆续续地来到教室,我收到的信件越来越多,有家长写满一张信纸的,也有家长写满两张,甚至三张信纸的,看着这一张张的信纸,一个个密密麻麻的文字,虽还没有细读,就已经感受到了他们的温度,它们如一个个跳动的音符,向我讲述着每一个孩子的温暖故事。信件从一张张A4纸到一个个正式的信封,无不诉说着家长对这份“作业”的敬重。清楚地记得瑞祺爸爸像个孩子一样笑着跟我说:“李老师,不好意思,也没来得及去买信封,就自己在家动手做了个信封,做得也不是很好。”接过瑞祺爸爸信封,那是用白色纸张做成的长方形信封,它看起来很精致,能想象到父母与孩子一起制作这个信封的快乐。
一封信 一份爱
此时,家长已经到的差不多,班级小田的妈妈向我递过来一封信,还没来得及跟她打声招呼她便转身向座位走去,抬头间看到她瘦小且疲惫的背影,着实心疼人,心里不由得一惊,想起昨天的小插曲:晚上小田妈妈给我发来的信息:“李老师,今天坐地铁回来,到家后家里已经停电了,估计今天不方便给您写好那一封信了,我能晚一天再交给您吗?真是不好意思。”看到信息我的回复是:“小田妈妈,我们得给孩子做榜样呢,要克服一切困难完成作业哦。”不会是因为我这不解人意的信息让这个妈妈如此疲惫不堪吧,容不得多想,我以小田妈妈要代表班级参加家长升旗仪式为由将她请到了教室外,经过沟通了解,才得知确实如此,小田妈妈为了写好这一封信,在家安顿好孩子睡觉后又自己出来找了个商场“借电”完成了这封信。得知真实情况,除了心疼更多的是愧疚,给家长深鞠一躬表示歉意,同时反思自己:考虑事情不够周全,有些事情并不一定必须要按规章制度办事,特殊情况时要特殊对待,多站在他人角度上看待问题,角色换位至关重要。老师与家长之间,一定是先有关系,才会有教育,当关系有了,此刻,教育也就悄然发生了。
回到教室,看到讲桌上一封封的信件,整理后发现几乎每位家长朋友都如期完成“作业”了,心中不由得敬佩这群跟我是同一战壕里的“战友们”,今后的教育这场无硝烟的战争有你们做坚强的后盾,我很安心。看着这一封封的信件,满是欣喜,满是新奇,满是期许。
一封信 一份爱
一封信 一份信任
一封信 一份期待
一封信 一份爱
突然想到《麦田里的守望者》中有一个关键词:守望。其实我们的教育不是管,也不是不管。在管与不管之间,有一个词语叫“守望”,愿我和“战友们”一同守望属于我们的一片蓝天。
期待与大家分享每一封信的内容^_^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