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华德福教育心理故事
对,我就是那个经常挨打长大了的孩子!

对,我就是那个经常挨打长大了的孩子!

作者: 狷狂三斧 | 来源:发表于2017-08-03 21:24 被阅读2435次

刷知乎的时候,看到一个关于童年挨打引发心理阴影的高赞回答:

初一的时候,有两个好朋友,因为经常遭受家庭暴力,所以惺惺相惜。那时我们三个还属于学霸级别的学生,均被老师赋予厚望,每天聚在一起讨论是上清华好还是北大好。

如今,最困难的那个朋友,在高一时就彻底退学了,平均每年有三四个月呆在精神病院,其他时间在家里休养,生起病来与疯子无异。

另一个朋友复读后上了二本,每天在怀疑人生中痛苦挣扎。我只上了个专科,学厨师,今年刚毕业。

做厨师,挺好的,不用挨打。

看到这里,心头一震,唏嘘不已,莫名觉得心酸。小时候因为考试没得第一会挨打,弄脏衣服会挨打,打坏东西会挨打,偷买零食会挨打。

仿佛所有问题的关键,就是挨上一顿打就能解决。

“不打不成器”这样的古训让打骂成了天经地义的教育方式。而这样的教育所带来的心理创伤,谁都不关心,也不在乎。

走上工作岗位后,我看到上司破口大骂下属,甚至用侮辱的方式体罚那些没有完成kpi的同事;微博上大家嬉笑怒骂喷着无辜的人,肆无忌惮的骂着别人垃圾;一些虎爸狼妈仍然以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方式教育着下一代。

不知道为什么会觉得心酸,也感到无能为力。我们这些严厉教育下的一代,似乎并没有过上父母理想状态下的幸福生活,反而变得更自卑,也更孤独。

他们以为,物质生活的丰富就是幸福,却不知道,那些最简单的幸福与最朴实的理想,早在童年时期就已经被剥夺殆尽。

现在的我们,其实并不幸福。

循环暴力

有个网友告诉我,她上初一的时候,有一次美术课,老师一边抽她耳光一边喊:为什么你画的太阳是绿色的,为什么你画的荷叶是红色的,你是没长脑子吗?

后来她才知道,自己是红绿色弱。

那些挨打的经历让她至今看到静物油画仍会有轻微干呕,少年时代她最喜欢的美术,早在初三的时候就放弃了。

也许,那个老师早就忘记了对她的侮辱,也可能,这就是他的教育方式。只是,他不知道,这样的教育方式对于一个内心本就脆弱的女孩,产生了多大的影响。

在成人的思维里,犯错受罚,天经地义。作为监护人,他们有责任教育子女,也有权利选择自己的教育方式,无论是体罚还是言语侮辱。

可是,他们不知道,在孩子的世界里,除了对错,好坏,还有自尊、自爱和屈辱。

小小年纪遭受的屈辱就像长在树上的伤口,虽然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愈合,然后伤及躯干的精神伤害,却永远覆盖在完好的树皮之下,再也愈合不了。

他们所毁掉的,可能是作为一个孩子所与生俱来的乐观、无畏以及天生骄傲和自信。

在和朋友们的交流中发现,似乎每个人都有或多或少在家庭、学校挨打、羞辱的经历。那些不愉快的时刻,常常让人觉得像卡在喉咙里的鱼刺,咽而不下却又无可奈何。

一个朋友说,他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因为在课堂上调皮,被班主任叫来了家长。老师当着他爸的面,唾沫横飞的骂了三个小时。

可想而知,回家后他被胖揍了一顿,屁股疼的不能坐板凳。没想到,这还不算糟糕,更糟糕的是,班主任的雪上加霜。

第二天到学校,老师问他爸是怎么惩罚他的,他就一五一十的说了。

结果班主任带他回到班里,让他当众把裤子脱了站在讲台上。同时教育班上的同学,顽皮捣蛋就是这个下场。

他说,精神上的侮辱永远比肉体上的虐待更刻骨铭心。

柴静在《看见》栏目中采写过一个叫《双城的创伤》的故事,关于校园服毒的事件。

她说,一周之内,同一班级五个小学生连续用服毒的方式自杀,没有人知道为什么,获救的孩子都保持沉默。媒体认为可能是邪教造成的。

班上因为遭受语言侮辱的苗苗服毒自杀,五个孩子在好朋友去世之后,先后受到来自家长、老师、同学的诋毁和体罚,导致他们为了友情而相继服毒。六个十几岁的孩子,只有一人获救。

柴静说:双城事件调查到最后,我们发现,最大的谜,其实是孩子的内心世界,能不能打开它,可能是每个人都需要面对的问题。

而在柴静调查之前,又有几个成人愿意听听这些孩子的心声,只是粗暴的辱骂和一味的制止。这种传统而严苛的教育方式,让他们采取极端的行为进行激烈的反抗,最终酿下悲剧。

其实,孩子们的想法和世界都很简单,他们需要的也只是简单的尊重和认可。想要走进他们的心扉,需要的是用心的沟通,而非粗暴的体罚。

两代人之间的隔膜和对立,需要用心才能建起沟通的桥梁。

那些遭受体罚和侮辱的学生,年龄太小,心智的可塑性太强。更可怕的是,他们模仿力也极强,长辈的言传身教起着极其重要的模范作用。

我的堂弟是个沉默的孩子,脑子没有普通人那么活络,成绩也不太好,但因为家庭教育还算好,是个不错的乖孩子。可是他却因为一件事情改变了很多。

有一次因为数学作业没写完而被拉到讲台罚站。老师对着他的头弹了很多下,然后说这样他就会开窍了,然后会变得聪明点。

全班同学哄堂大笑,后来班上很多男同学模仿老师的口气欺负他,弹他的头,甚至上厕所的时候把他推进了小便池。

那时,他才上四年级,经常身上散发着尿臊,女同学都以为他尿了裤子,不接近他。

大家甚至开始孤立他,本来就不开朗的堂弟变得越来越沉默。终于忍受不了折磨,堂弟再也不敢去学校。

不得已在亲戚的安排下转了学,至今说起这事,堂弟仍抑制不住自己的激动情绪。

堂弟至今仍然很自卑,没什么自信,做什么都会征求他人意见,并且犹豫不定。因为习惯了自己浑身都是错,感觉自己和劳改犯一样总等着被别人修理,充满了挫败感。

他说,如果当初没有被老师那样体罚,没有被同学欺负,现在的他会是什么样子呢?会不会自备,抑郁,乃至怕生,不得而知。

有个读者对我说,在上小学时,他旁边有个因为一点小事就挨打的女同学,因为后排不小心把钢笔墨水弄到了她身上,一滩蓝色的痕迹。

她哭了整整一个下午,在放学前她写了一封告别信给我,告诉我明天也许无法来上学了。因为过于惧怕她晚上不打算回家,当时她对自己的判断,是要么在街上流浪到死,要么回家被打死。

总之,来的可能性很低了。当然,后来被她父母接走了,第二天也好好来上学,但但她当时在纸条上向我描述的那种恐惧,致使我今天也无法完全忘记。

据外媒报道,Gustavo Carlo(密苏里大学的教授)在一份新闻稿中说:“应该引起人们重视的是,父母应该避免体罚,因为这样会对孩子今后的人生产生长期的影响。”

影视明星陈乔恩也曾在节目中爆料,从小被当做男孩子养大,妈妈拿到什么就开始打,被打的很惨,感受不到家人的一点点温情,所以现在的性格很男人。至今说来仍然唏嘘不已。

张曼玉小时候随父母到英国求学,母亲虽在异国却仍以中国传统方式严厉管教,常拿藤条打得她腿上伤痕累累,出门被英国人看到,关心地要替她报警,她连忙阻止,因为怕回去会被母亲打得更惨。

一个朋友说他小时候因为父亲经常酗酒而莫名挨打,后来因为害怕而患上了口吃,只要一紧张就口吃。

他爸告诉他,如果考了100分就不打他,结果他考了99分,虽然仍是全班第一,却吓的不敢回家。他说,他特别害怕皮带,因为他爸打他,用的就是皮带。

皮带多是牛皮做的,打在身上,一扫就是一道红印,久久消不去。

前段时间因为找工作,他没找到满意的岗位,打电话回家的时候,紧张的口吃厉害。他爸对他说,你别紧张,我再也不会打你了。

听到这里,他的眼泪刷就出来了。

这种挨打的恐怖经历在很多人小时候都有,甚至成为童年的阴影。而这些经历所造成的心理影响又是深远的。

1)损伤自信心。体罚容易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使他丧失成长所必须的成功体验,影响人格的健康发展,养成愤慨、消极、自卑的人格。

2)容易导致自卑。因为常常受到来自父母、老师和同学的嘲笑、戏弄,从而性格变得敏感多疑,怀疑自我能力。自信心弱,觉得自己总是做不成,也做的不够好,产生很强的自卑心理。

3)产生逆反心理。体罚会感到自己人格受到践踏,产生强烈的抵触心理。父母越是想要控制,他们越是反抗。这种对立式的局面最终导致很多青少年走上不健康的道路。

4)没法面对自己也成为父母的情况。不知道如何在自己孩子面前装大爷扯威风,也痛恨家长的权威。没有办法想象自己和小孩之间应该是什么一种关系和感觉。

最近看到虎爸狼妈体罚12岁女儿致死,袜子塞嘴冷水浇淋;以及云南昭通一父亲在大街上捆绑孩子进行“游街”,原因是12岁的男孩偷钱出去玩且夜不归宿等新闻,总会让人心里发麻。

作为祖国的花朵,成长是何等的艰难。在面临繁重的学业压力的同时,还要面对来自周遭的辱骂和讥诮。恐怖的是,还有不法分子伸向他们的魔抓。

多一点沟通,少一点体罚,我们都曾是这样过来的花朵。

愿你所有受过的伤,所有流过的泪,都让它随风飘远。

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那个少年,一如当年,阳光自信,脸上没有半点阴霾伤痕。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1dent1ty:想起一部好电影,阿米尔汗的《地球上的星星》。还有一点,父母不需要通过测试就能上任,这就好比无证驾驶的新手司机,容易出事。
  • 书叔舒:对于体罚这件事,我觉得要一分为二来看,现在的教育不准教师体罚学生,导致了一个什么样的后果呢?老师怕学生,学生爱学不学,人人自危,适当的惩罚是应该有的,比如日本就有专门的训导处,负责对犯错的学生进行教育。如今犯罪越来越低龄化,在学生心目中,老师都不怕,他还有什么边界意识,错了可以不必受到责罚。
  • tzc123:还是要因材施教,有的小孩就是皮痒,不打不知道自己姓什么,天性使然。
  • caoxia:没有什么是一顿打解决不的!
  • 对半独白:这篇文看的很心酸,用老一辈的教育方式来教育下一代形成一个无限的死循环。唉!家庭教育真的很重要。
  • 非萌:我爸爸妈妈从来都没有打过我。突然觉得自己好幸福啊!
  • 许如愿:初二因为被政治老师查出来试卷是借隔壁班同学的,是自己忘记带写好的试卷,只是想借隔壁班同学的卷子来看,不然上课自己没有,仅此而已。怎不知一上课他就要检查,我也没挡名字没要故意隐瞒的意思。他妈的就直接拍我的桌子,让我站起来,说我想混过关,当时我都怕哭了,还让我站在门口哭了整整一节课。初二有16岁,身体心理成长期,很受伤,很丢脸。整个班60几个同学都记得。
    现在要30岁了,归根在于自己的家庭教育有问题,父母没有正确指导孩子在面对困难挫折时的勇气和方法。以前一帆风顺,不代表现在和以后没有挫折。另外一个点是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差,胆识、思考力、表达能力,都是需要自己后天去努力。
  • 蔷薇下的阳光:不过我也觉得打一顿好,那种精神上的侮辱一辈子都不会抹去
  • 艾玛_沈:循环暴力那张图很有意思。
  • 执直之智:《论教育》共享

    家庭生活中
    孩子的言行
    就是我们自己的影子
    这就是
    家庭教育的价值

    所有的教育
    均有层次上的分野
    家庭教育
    与学校教育
    在层次上有所不同
    家庭教育
    从智慧教育
    从能力教育
    到知识教育
    学校教育
    从知识教育
    从能力教育
    到智慧教育

    或言
    暴力因素同样存在于
    我们的生活之中
    通常分为四类
    家庭暴力
    校园暴力
    街区暴力
    城市暴力
    等等

    校园暴力即学校暴力
    同样
    属于学校教育的方式
    同理
    家庭暴力
    通常分为
    暴力 软暴力和冷暴力
    暴力因素
    以自身的反性教育的独特属性
    构成
    智慧教育的重要形式之一

    所以
    孩子的言行
    取决于
    家庭教育
    影响于
    学校教育

    根本的
    在于思考
    所以说
    孩子的言行
    就是我们自己的影子
    所以
    教育起于敬畏
  • 元宿周期表:抓住了关注点👍👍👍
  • cb9e9f63a2e8:愿你所有受过的伤,所有流过的泪,都让它随风飘远。
  • smile若一:用打骂的方式教育,意味着智商上的欠费~
  • 一笑作春风:唉,教育之殇!
  • 零露_清扬婉兮:走出半生,仍是少年,坚守本心
  • 高蛋笨:体罚会留下难以修复的心理创伤,言语体罚也是一样,永远不知道下一句会是什么样的话来伤害你。莫名其妙被骂被吼就那么立在原地不知所措。一边问说为什么要唯唯诺诺,一边问说为什么这么叛逆。能做的似乎只有沉默,然后自己品尝吧。也许天生敏感,也许后天吃了太多不懂看眼色的亏。谁知道呢,得过且过吧。
    高蛋笨: @狷狂三斧 也许未来会好,谁知道挨骂和美好哪个会先来呢,所有的事情闭口不谈,做一个哑巴也许会好吧☺
    狷狂三斧:@高蛋笨 嗯,怎么说呢,试着学着更成熟和保护自己,受到的伤害少一点吧,怎样还是不希望你得过且过
  • 琴小白:教育这个话题真的是经久不衰,每个时代的家长和孩子之间,都有努力去平衡的点,都有努力去解决的问题。
    狷狂三斧:@琴小白 教育问题会越来越好,随着整体文化水平的提升
  • 浅彻:咋感觉自己被满满的爱包围着长大的🤔老师要是打我我晚上就搬堆土把他们家门拦住,长辈们对我的教育就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必死无疑。至今记得初一在校门口被小混混骚扰,我爸知道了,和朋友借了辆超拉风的越野,后备箱放了把80公分的大砍刀,从此再也没有阿猫阿狗骚扰我。当然至今还没有男盆友😅不知道是不是我的光荣事迹盛名远扬😂
    狷狂三斧:哈哈,你被保护的太好了,没受到伤害的同时也失去了被爱的权利
    浅彻: @狷狂三斧 不过也有尴尬的时候,上次还听我一同学说,以前有一个同班男生一直喜欢我来着,但是惧于我爸比的大砍刀一直没和我表白😅
    狷狂三斧:那你还蛮幸福的
  • 目觉:我觉得对于内向又敏感的人来说,这种挨打,特别是大庭广众下的侮辱,真的是很大的伤害。希望内向的孩子能好好长大
    狷狂三斧:@加木成河 确实
  • f4787ff8861e:根本原因大概是一般成人的愚昧无知和自以为是,他们几乎从来都不愿(亦或是不能?)思考自己行为的对错。他们的言行基本上依赖于自己的所见所闻所形成的惯性,而不是依赖于足够严谨的分析。
    狷狂三斧:@流云千幻 所以,教育问题在中国还蛮严重的,希望随着文化水平的提高,这种问题会越来越少
  • CoorChice:打无非就是释放自己的不爽和树立自己的权威以让孩子绝对的服从。以爱的名义施暴,竟然还有“不打不成器”、“棍棒底下出孝子”这样的“古训”来骗人骗己,简直是骇人听闻啊!
    狷狂三斧:@CoorChice 确实,另外我觉得也有沿袭的成分,小时候挨打,长大了便沿袭父辈的教育方式,这种沿袭也是可怕的。所以父母才会说,小时候我就是这么过来的。细思极恐
  • b28c42c9be9a:我就是一巴掌一首古诗长大的 初中就忘光了 暴力对我造成的阴影 只有后半夜噩梦才会给我答案
    狷狂三斧:@Wienie 确实
    b28c42c9be9a: @狷狂三斧 更惨的 懒得说了 总之对这种教育方式深恶痛绝 会越来越好的 你看00后就好很多
    狷狂三斧:也是挺惨的
  • 人鱼海棠:这种现象太普遍了,真的是一种死循环。
    b28c42c9be9a: @人鱼海棠 天朝的多年“优良传统教育方式” 誰憾的动
  • 风大了回去吧:因为被家里怀疑偷拿钱,被打过一次,大多数都是被爸要求自己打个人
  • Crazy麻麻:有时候我还在琢磨,为什么小时候经常挨妈妈打的我为什么没变成精神病?可能是有姐妹陪伴吧,而且每次妈妈确实打得有理有据,虽然有些理由现在看来有点牵强了。自己做了母亲后有点理解母亲的无奈了,养育孩子的过程中难免会有脾气急躁的时候,但我会尽量克制自己。毕竟身边也有很多小时候没被打过的朋友也都过得挺好的,一想到他们我就更有动力做出改变了。🙂
  • kidd_hlt:我是一个很皮的孩子,越打越皮。反正也是打无论对错,那为何要在乎呢?我只要知道什么可以做,什么会被打,你的观点永远是你的观点。
  • b3d47b492989:记得有一次采访董卿,聊起父母对她的管教,她说到虎爸虎妈的棍棒教育,仍不免落泪。所以无论这个孩子将来多成功,这段经历都刻进骨子里,或多或少影响着他甚至折磨着他。多么可怕。
    轮回做父母,能做的就是学会克制和尊重。加油!
    写的超级棒👏
  • d4dbf4314da1:你写的非常棒非常好我真的要像你学习因为我们这一代人都不愿意再让我们的下一代又来这样的教育方式来教育他们所以呢我们这一代的父母要做好榜样给她们看:fist::fist::fist::fist::fist::fist:
    b28c42c9be9a: @敛财 别想太多 你遇到熊孩子 你就懂了
  • 野生河马:一些观念落后的人说,不打不成才。我说,让孩子参加劳动,体会生活不易这是正确的,打他并没有用,如果你打他他就能成才的话,这种人,要是在战争年代一定会是一个一个叛徒,只要敌人的鞭子抽一下,他就认同了敌人!
  • 浅笑66:写得很好:+1::+1:也很真实
  • d92bfd9c0893:堂弟那段:会不会 自备 是“自卑”么
    狷狂三斧:@和居文化 是的,我的错别字
  • 54f4e7e9a502:在西藏学校的时候,每天我都在看着老师打学生。我生气、我心疼,可是我阻止不了。山里的孩子皮实,被打习惯了,疼,叫唤两声、哭两声,过去了就跟没事儿人一样。反倒是我,没挨打的,心理落下病了。我因为老师打学生的事跟校长聊过,跟其他老师小小地冷战过,都没有用,除了给自己弄了个整夜失眠外,老师打学生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b28c42c9be9a: @马儿你慢些走 说明什么 老师没能力 只会用这几招 孩子都习惯了 这老师是歹多无能 这种事 荒唐 又可悲
    狷狂三斧:@马儿你慢些走 教育方式的不同,你一定是个很受欢迎的好老师
  • 曾在天涯up:一个人最宝贵的财富就是他的精神世界,他的三观,他的态度,他的想法。看一个人优秀与否不是看外观,而是内在。而这一切都是我们的经历和环境造就的。打,绝对是最差的一种方式。如果以后我有了孩子,我绝不会打他强迫他。如果他不喜欢学习,我会支持他想做的事。让他亲自经历一些事,自己感悟和理解人生。
    狷狂三斧:@曾在天涯up 嗯,说的好,你的孩子以后肯定会很幸福
  • 天宫之晨:我小时候被一个变态的女老师折磨了三年,无论是身体还是精神,但家长不知道,有一次说了,他们完全不信任我
    狷狂三斧:@天宫之晨 是啊,他们觉得这是正常的教育方式
  • 嘉温:小小年纪遭受的屈辱就像长在树上的伤口,虽然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愈合,然后伤及躯干的精神伤害,却永远覆盖在完好的树皮之下,再也愈合不了!

    写的太好了,我也是在极端畸形的家庭下长大了,像你说的在童年就夺去了我们一生所有的幸福,我恨这样的家庭,这样的教育方式!
    狷狂三斧:@嘉温 谢谢,但愿这样的情况越来越少
  • 田觅:文章很好,这个话题很重要。在和谐家庭成长的孩子比较自信阳光,体罚对孩子成长伤害极大。
    给孩子一个快乐童年,让他们能够健康成长,是家庭和学校都要做的努力。
    狷狂三斧:@田觅 是的
  • 27a2f6d36702:我小时候是经常挨打的。被衣服架、扫把或者织毛衣的针打过,也跪在冰冷的地板上过。但是这倒没对我产生什么不良影响。我能记得我的母亲是为什么打我,所以我可以理解她打我这个行为。小时候确实是会觉得愤慨,觉得不理解。每次打完我之后妈妈总会跟我聊天,陪我说话,说我做的这些那些,说她想的这些那些。所以渐渐的我也就明白,犯的错少了之后,母亲也不打我了。所以我一直觉得,体罚这个事情,一是要有度,二是要有安抚,三是要分情况。能不打孩子是最好的,但是他拿别人东西呢?怎么说都不听呢?杂七杂八说了一些自己的想法,希望不会打扰到你。
    狷狂三斧:没,你说的,我觉得很有道理。很多时候,打并不是不爱,可能只是她们表达爱的方式问题,当然,在他们看来好像除了打能够让我们听话,不犯错,别的也没什么办法了。毕竟,沟通这种行为,不是所有父母都会得,尤其是没有条件上大学的他们
    灯塔不会孤单: @独步天下_ae78 唉~
    独步天下_ae78: @多读书多看报_ 只打孩子,却不沟通才是最大的暴力。我觉得最好的教育莫过于你和你母亲的了😬打的你心服口服,知道自己哪里错了(从心里知道自己哪里有问题,而不是别人说你这样做是错的)
  • 追梦CEO:别人是来“赞赏的”,我是来挑错的。
    封”告别信“给我
    引号(“”)用反了。
    狷狂三斧:@追梦ren 感激,挑错是真爱。
  • 夏目心叶:写的很好,我也是经常挨打的孩子,小时候。
    夏目心叶: @狷狂三斧 嗯嗯。我国传统家庭教育
    狷狂三斧:@夏目心叶 我也是,好像这是传统
  • 帝天宇:小学一年级被老师体罚,导致我拉大便都不敢去厕所,最后拉在裤裆里,这个老师我恨了他一辈子,现在还不能原谅他。
    b8666ffbf20e: @帝天宇 已经都过去了
    狷狂三斧:@帝天宇 这个经历确实蛮恐怖
  • 孟小满:值得深思,作为年轻教师,会注意这些的,谢谢好文👍
    狷狂三斧:@孟小满 一起加油:pray:
    孟小满: @狷狂三斧 嗯,你写的很棒,学习
    狷狂三斧:@孟小满 也谢谢你,对你有帮助我很荣幸:pray:
  • 落桑Chen:教育是经久不衰的话题,方式和方法随认知会不断提高,相信一代一代的努力。
    狷狂三斧:@落桑Chen 嗯,相信会越来越好
  • 言一晏:父母,老师和孩子的关系应,少一点体罚,多一点沟通。👍👍👍👍
    狷狂三斧:@雅萌 对,多沟通
  • 言一晏:但但她 重复啦🤓
    狷狂三斧:@雅萌 谢谢雅萌指出:pray:
  • 言一晏:投买零食会挨打。

    偷买零食会挨打。
    狷狂三斧: @雅萌 哈哈哈,是
  • 与君成悦:哈哈,我审稿碰到你的文章了,不错
    与君成悦: @狷狂三斧 缘分使然
    狷狂三斧: @与君成悦 哎呀,这么巧
  • 孤独一刀:唉!大人和小孩有许多不一样的地方,成人的思想观念!唉!
    狷狂三斧:@孤独一刀 是的
  • 与君成悦:你好惨
    狷狂三斧:@与君成悦 一言难尽
  • 莫愁塘主:愿我们给孩子一个温柔快乐的童年🌹
    狷狂三斧:@莫愁塘主 一定
  • 夏目若安:我就是被老师罚跪留下永远伤痕的那个孩子,这么多年过去了,依旧放不下
    9c5538057ad7: @夏目若安 永远留在心里的伤,我不是轻易原谅别人的人,我也自私,所以以忘怀,人与人不一样,不是一句话就可以忘记的。
    福二姨: @夏目若安 知道了那不是自己的错就要努力放下了,不然就是为别人的过错惩罚自己了。
    狷狂三斧:@夏目若安 可怜的若安

本文标题:对,我就是那个经常挨打长大了的孩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rlml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