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宁静致远昨天下午给我说她还没有写作素材,我就写了一篇《对话:如何挖掘写作素材》。不但对她有益,许多文友都说很有收获。
其实昨天下午我也正在寻找素材。这篇文章的灵感是她给的。回复她几句话后,我感觉可以把我们的对话写成文章。她的没有素材,恰恰成为我的素材。
今天清晨,发现她昨天晚上写了两篇。《写作就像说话,要学会没话找话》,《且谈压力》。一篇七百多字,一篇五百多字。
她写到:“还有一点深刻的体会:跟随老师学习写作以来,说话严谨度在提高,措讲究词恰当。
老师没有对我提要求,没有条条框框,使我感到很轻松。人生中遇到一位诚心诚意为别人付出的老师不容易。
遇到周卫英老师,我坚信写作这条道路看到了希望——打牢基础是关键!”
我说:“没有写作素材,却连写两篇!”
我曾经说过她笔下几乎没有一句真正通顺的话。现在想找出她的病句错词已经不可能了。
我的话像医生的猛药,诤友的忠言,很苦,很伤自尊心,却使她惊醒,改过。不是医生高明,而是她肯服药。
以前感觉她的文章太短,最近发现短小精悍,不离主题,层层深入,很严谨。是她的文章变了,还是我对她的印象变了,或者两者兼而有之。
我及时鼓励:“很勤奋!你最近进步明显,再接再厉啊!”
她:“虽然说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但老师对学生的引导至关重要。
孩子的二胡老师对我们说过:学生的水平带着老师的能力。
我希望通过跟您学习写作,能汲取到您的优点。尽管我知道您的优点不是我轻易就能学来的,但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自己的水平稳步提升。
谢谢您,老师!”
我:“你的最大优点就是谦虚。我只是很平凡的人,在许多人眼里可有可无,虽有似无,但是在你眼里却成为‘老师’。
内因是主要的,老师只是一个引路人,能不能走,如何走,主要在于学生自己。
我只希望做你的朋友,互相鼓励。”
我的三十年职业生涯与老师毫不沾边,但是以前许多同事朋友都说我很像老师,适合当老师,应该当老师。
年轻时做过几年英语家教,后来当过短期演讲老师,体验过被年轻人称作“周老师”的幸福和自豪。曾经想在培训领域有一番作为,可是终因没有天赋和好体质而放弃。
朋友建议我去教书法,可是我对这个没有兴趣,因为书法老师太多了。
这几年写作,遇到宁静致远这个唯一真诚的“学生”,跟我学习一年,不离不弃。
我也没有把自己当做老师,因为我认为自己没有出过书或者发表过文章,没有资格做老师。而且顶着老师的标签,好有压力。我只是尽一个文友的责任。我是修行者,一直信奉帮助别人就是帮助自己。
宁静致远的进步完全是她自己的努力的结果。她的谦虚,谨慎,勤奋,好学,就是最好的才华和能力,干任何事情一定会成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