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疏枝

作者: 陈水河 | 来源:发表于2020-01-02 19:35 被阅读0次

春以花艳,夏以叶鲜,说到秋来,便不能不以林的欲其娇丽,叶欲其密茂,而林则以疏,以落而愈显,茂林,密林,丛林,固然是令人有苍苍翳翳之感,然而究不如秃枯的林木,在那些曲径之旁,飞蓬之下,分外有诗意,有异感。疏枝,霜叶之上,有高苍而带有灰色面目的晴空,有络纬,蟪蛄以及不知名的秋虫凄鸣在林下。或者是天寒荒野,或者是日暮清溪,在这种地方偶然经过,枫,松,白杨的挺立,朴疏小树的疲舞,加上一声两声的昏鸦,寒虫,你如果到那里,便自然易生凄寥的感动,常想人类的感觉难加以详密的分析;即有分析也不过是物质上的说明、难得将精神的分化说个详尽。从前见太侔与人信中说:心理学家多少年的苦心的发明,恒不抵文学家一语道破……所以像为时令及景物的变化,而能化及人的微妙的感觉,这非容易说明的。实感的精妙处,实非言语学问所能说得出,解得透。心与物的应感,时既不同,人人也不相似。“抚己忽自笑,沉吟为谁故?”即合起古今来的诗人,又哪一个能够说得毫无执碍呢?

油画家康康近作

我们来看一首西晋大诗人张协的《杂诗》其五:

朝霞迎白日,丹气临汤谷。

翳翳结繁云,森森散雨足。

轻风摧劲草,凝霜竦高木。

密叶日夜疏,丛林森如束。

畴昔叹时迟,晚节悲年促。

岁暮怀百忧,将从季主卜。

张协,字景阳,生卒年不详。张协的一生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前一半是官员,后一半是隐士。张协最著名的诗篇是他的《杂诗》十首。

一场秋雨过后,木叶落尽,只剩下树干,大树竦立,丛林如束,诗中这些“佳句得之象外”(王夫之《古诗评选》卷四),对秋景的描写传神如画。诗人由此想到青年时代总觉得日子过得慢,而老了以后就觉得光阴似箭时不我待了。这也是人们在生活经验中常常会有的情形。

前人或以为本诗中的写景都是政治形势的隐喻。刘履(选诗补注》卷四云:“此景阳睹朝纲之亲乱,忧国祚之不永也,其言朝霞迎日而丹气临汤谷者,以比惠帝之初,权奸柄国,气势煊赫,为乱之渐也。至于翳翳结云,森森散雨,则阴邪日盛而悖逆非一矣。甚至杀害忠良,迫及乘舆,由是贤才退散,朝廷孤危,正犹风摧劲草,霜竦高木,而林叶枯疏,森然如束也。且吾向也叹逢时之不早,今乃悲世运之促忽,譬之少时,日望长大,及既垂老,惟惧衰没耳。时既若此,尚将从善卜者以占其吉凶如何,亦可见其忧国之忠诚矣。”

冬日疏枝

借口比兴将有关诗句一一对应地硬往朝政大局上拉去,乃是宋元以后诗论家中的流行病之一。诸如此类的过度诠释,皆无足取。这一点,谨记,谨记。

相关文章

  • 冬日疏枝

    春以花艳,夏以叶鲜,说到秋来,便不能不以林的欲其娇丽,叶欲其密茂,而林则以疏,以落而愈显,茂林,密林,丛林,固然是...

  • 元日

    起伏如涛的秦瓦下斜刺出疏疏两笔梅枝,若木坐在冬日庭院里,膝上盖着厚毯。年末岁尾…不知家中酿酒不曾,若木舔舔嘴唇,有...

  • 疏枝如帘

    疏枝如帘入画舫 水墨清雅任君赏 风光旖旎江南地 莫把他乡作故乡

  • 疏枝冷蕊

    莫问春消息,江湖岁晚寒。北风吹欲破,浑作梦中看。平水韵仄起 十四寒 http://v.douyin.com/F...

  • 冬日,宁静的小区

    |冬日,宁静的小区 阳光好的日子,枯槁的 疏枝瘦影,凝望着 几个老人和孩子的喜悦 - 这是清冷中,难得的温柔时刻 ...

  • 梦夏

    疏疏数枝竹,飞鸟穿晓雾。 ...

  • 霜降

    梨园枝枝挂喜头 落叶疏疏冷秋香 相探摇摇西风信 深林霜红细细分

  • 梅弄影*过客

    梅弄影*过客 霁晴冬日,晓气悠然逸。 河面微澜水碧,岸影梅姿,曲枝疏静谧。 几分娇色,浅笑香过客。 向晚飞花成忆,...

  • 冬日感怀

    冬日感怀 黄昏 彩霞满天 暮色浓重 阳光穿过疏枝 泼洒满地 闭上眼 是浓郁的花香 是芬芳的泥土 是清风徐来的晚芳 ...

  • (现代诗)一个人的寂寞

    --给冬日的腊梅 你固执地留在了寒冬 用几根疏枝 抵御风雪的侵袭 空旷的山谷 唯见一个身影 在书写千里冰封...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冬日疏枝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shyo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