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体悟《论语》010:儒家的待人接物准则

体悟《论语》010:儒家的待人接物准则

作者: 郭凤钧 | 来源:发表于2020-06-14 18:32 被阅读0次

1.10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原文释义:子禽向子贡打听:“老爷子(孔子)他到一个城邦,都得打听当地的政事,它是求来的呢?还是别人主动告诉他的呢?”子贡回答说:“老爷子靠温、良、恭、俭、让得来的。他老人家的这种方法,跟别人的方法,大概不太相同吧?”

子禽,约公元前508——前430,姓陈名亢,字子禽。郑玄所注《论语》说他是孔子的学生,但《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未载此人,故一说子禽非孔子学生。春秋时顿子国(今项城市南顿镇)人。十八岁入孔门,后随孔子到卫国(今河南滑县、濮阳一带),以儒士身份,留在卫国做了官。

子贡,公元前520年-公元前456年,端木赐,复姓端木,字子贡。儒商鼻祖,春秋末年卫国黎(今河南省鹤壁市浚县)人。孔子的得意门生,儒客杰出代表,孔门十哲之一,善于雄辩,且有干济才,办事通达,曾任鲁国、卫国的丞相。还善于经商,是孔子弟子中的首富。

“端木遗风”指子贡遗留下来的诚信经商的风气,成为民间信奉的财神。子贡善货殖,有“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之风,为后世商界所推崇。

《论语》中对其言行记录较多,《史记》对其评价颇高。子贡死后,唐开元二十七年追封为“黎侯”,宋大中祥符二年加封为“黎公”,明嘉靖九年改称“先贤端木子”。

这哥们在经商、政治、教育方面都有突出成就,值得拿出一章专门讲讲此人。

温良恭俭让是本章的核心,五种美德,也是儒家思想待人接物的准则。

1、温

温即温和,温暖和谐,一个温和的人,与别人构建关系时,才会让别人感觉如沐春风。温和不是迎合,温和是建立在自信、自尊的前提下,与别人的平等沟通。温和也不是软弱,恰恰相反,温和是有原则的沟通,软弱是无底线的迎合或放弃。一条直觉性社会经验是:你发现越是在高层或者越是处于社会阶层上面的人,待人接物越是温和,也许这就是仓廪实而知礼节的真实写照吧!

2、良

良即善良,与人为善,与人为良。《大学》讲“止于至善”,也是这个意思。用自己的善意与世界相处,与别人共事。博弈论也证明了这一点,在《合作的进化》一书中,密歇根大学政治学与公共政策教授,美国科学院院士罗伯特·艾克斯罗德,在重复的囚徒困境所有博弈策略中,最终胜出的是:一报还一报。就是与人为善。

3、恭

恭即恭敬,毕恭毕敬,严肃对待。恭敬在语言上就是不吹不捧,在行动上就是不卑不亢。不因为你身份地位比我高我,溜须拍马,不因为你对我有恩惠,就低三下四。

4、俭

俭即节俭,节省。我母亲从小对我们就有一个教导:省下来的都是赚的。虽然这句话我个人倾向于认为只对了一半 ,但有其可借鉴性。节俭不是对金钱的一种吝啬或者抠缩,而是对浪费或者奢靡的一种反对。我们看美国商业历史人物,可以清晰地整理出一条线,比如从早期的洛克菲勒到现在的比尔盖茨,他们一方面保证自我的节俭,一方面对社会捐赠十分慷慨,这面镜子值得我们拿过来照照我们自己。

5、让

让即忍让,谦让、谦逊。毛泽东在八大开幕词中讲到: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虚心,就是一颗谦让的心。忍让不是退缩,也不是反对竞争,而是不争。不与人相争,因为世间的人或物是争不来的,零和博弈的策略遇强则强,到底谁更强?只能是眼看他高楼起,眼看他宴宾客,眼看它楼塌了。

插播:我们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会见2019年“创新经济论坛”外方代表时指出,中国之所以发生历史性巨变,是因为选择了符合中国国情的正确道路,而这些变化,是我们这一代人亲身参与、亲身经历、亲身建设的,中国人民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充满自信。但我们并没有因此感到有什么了不起,或者可以目空一切,耀武扬威。我们只是努力埋头做好自己的事情。中国古人就讲“温良恭俭让”,我们一直保持着这种态度。

这是我们的传统美德,我们当谨记践行之。

(码字:2020.6.14 于北京·清创空间)

相关文章

  • 体悟《论语》010:儒家的待人接物准则

    1.10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

  • 读《论语》――半部《论语》治天下

    《论语》成语 温良恭俭让: 释义: 原意为温和、善良、恭敬、节俭、忍让这五种美德。这原是儒家提倡待人接物的准则...

  • 360天落地实修第332天

    中庸,儒家的道德标准,待人接物不偏不倚,调和折中。。。《论语》:“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 何晏 集解:“庸,常...

  • 【日有所知·国学典故】温良恭俭让

    温良恭俭让 【释义】原意为温和、善良、恭敬、节俭、忍让这五种美德。这原是儒家提倡待人接物的准则。现也形容态度温和而...

  • 中庸之道

    《中庸》是儒家重要经典,全篇以“中庸”作为最高的道德准则和自然法律。宋代把它与《大学》《论语》《孟子》并列为...

  • 论语新视界037|诚信赢天下

    一起来,学《论语》! “信”是儒家思想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是儒家传统伦理准则之一。孔子四教,其中之一就是“信”(子以...

  • 家国天下

    半部论语治天下,《论语》体现了儒家的思想精髓,奠定了儒家思想的根基。读过《论语》,可能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体会,我感觉...

  • 论语感悟

    感悟:从小就学论语,但都不知道论语的真谛,希望学习论语,能把论语作为人的人生准则。

  • 为人师表,当学之

    ——关于《论语》的学习心得 《论语》是孔子思想的主要代表著作,同时《论语》也是儒家...

  • 【觉悟传统文化《中庸》兴时态】

    【觉悟传统文化《中庸》兴时态】 一、觉悟中庸之道 《中庸》是儒家经典的《四书》之一,是儒家的道德标准。阐述待人接物...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体悟《论语》010:儒家的待人接物准则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slrt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