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萱萱:
不知道你昨天有没有看到方大同去世的消息,反正我是刷到网络上铺天盖地都是关于悼念他的内容。
她才41岁还是很年轻的时候,如果是一个健康的正常人也还能巅峰十几年才开始走下坡路。
看了一下发现他其实也有不少基础病的问题,包括气胸、还有常年吃素,估计也会导致营养不太好。
关于吃素看到过一个采访刘晓庆的视频,她说很多吃素的朋友都比她早走了,以前还听过一种观点是吃素能让身体更干净,不吃动物制品什么的。
昨天列了一下三月的计划花了不少时间,将每一周要看的书,还有想从书里要解决的问题都列下来了。
因为发现二月的时候,虽然把每一周想看的书都写出来了,但是并没有想具体从书里得到什么。
包括有些读书营的书籍,跟着大家一起读,也并不是从自身需求考虑出发的。
而且会发现老师安排的一些书难度太大了,比如有一本书讲的是PTSD,中文翻译是创伤后应激障碍。
因为这一期的内容都是关于心理疗育的,所以她选择了一本这样的书,我也并不觉得惊讶,只是这方面的内容是目前的自己不需要的而已。
之前的想法是将每一本读书营的书,作为一个月当中重点去读的书籍,但是发现二月份安排的书不是特别符合我的需求之后,开始思考将一些真正需要的书籍放在更重要的位置,读书营的书可以不看完,也可以只看少部分。
反正老师也没有要求说完全一定要看完。
我当时还问老师,这本书我读不进去能不能换一本书,她说是可以的。
本来是打算跟着一整年把该看的24本都读下来,但现在发现这些书现在的自己不一定需要,但以后说不定可以看。
其实最难受的莫过于拿着一本书看不进去又不舍得放下,然后还觉得不是书的问题是自己的问题而内耗着。
昨天在看李娟的《遥远的向日葵地》,我觉得这本书放松的时候看一下挺好的。
之前推荐给你的《一生里的某一刻》看完了吗?
你说起去寺庙的事儿,我就想起第一次跟QQ的机器人聊天的时候,他还建议我去雍和宫,因为我当时跟他说太累了,然后他就说去寺庙里可迪荡负面能量。
还可以不顺着他的话语往下接,我后面就说我想去迪士尼,然后他好像有点愣愣的,还挺好玩。
今天整理衣柜的时候发现其实衣服不少,但是经常穿的或者说特别喜欢的却不多。
很多都是放在里面很少拿出来穿,所以我就在想,如果一些衣服不长穿又不是特别喜欢的,是该处理掉呢,还是继续放着等待以后穿? 之前听无戒老师直播的时候,她就说过,今年自己一件衣服都没有买过,而以前的她经常买衣服,经常觉得自己的衣服不够穿,而事实却是衣柜已经快塞不下了。
有很多是没穿过,或者是只穿了一两次就丢在那儿的,现在发现极简生活特别好。
我倒是很少有衣服是买回来不穿的,只是拥有的东西多了之后,自己不时常盘点一下拥有些什么,其实是会忘记的。
你说的那个直播叫人把脚埋进土里的是第一次听说,他的意思应该是让人体尽可能的去接触大自然。
因为新长出来的小草带有那种万物生机彭发的感觉吧,就是把这些契机传给人体,也是一种靠近正能量的方式。
不过在城市里面哪有机会找到这样的地方能够尝试一下呢,还是有空出去走一走,没空的时候就多做两套八段锦。
前几天的时候减肥群里大家还想约着一起泡脚,然后我本来说也想参加来着,可是那天晚上写故事写到很晚就把这些事情给忘了,到现在我也还没有开始泡脚。
本来觉得泡脚是冬天做的事情,但其实也不一定哈,只要是一个人经常久坐,然后他的气血循环比较差,对他来说泡脚都是挺好的一种促进循环的方式。
说起照顾身体,我觉得的确很多地方做得还不够到位,比如说这个泡脚对于身体来说也是很好的事情,但是会因为各种理由推脱做不到,还有像干梳头以及冥想。
说起AI修改文章,其实是有一个局限的,就是他只能从你提交的文本里面继续总结提炼告诉你哪里做得不够好,而不能够跳出这篇文本像人一样去看待全局。
就比如同一篇文章,我提交给了AI叫它给我提建议,还有就是给学堂的助教点评时,会发现很不一样,人工的点评会考虑的方面更多,就不知道以后用多了之后AI这方面的能力会不会继续加强。
跟你分享一段《遥远的向日葵地》里面的段落,我觉得写得特别好。
除了我家,别人家都住在地底——在大地上挖个坑,盖个顶。所谓“地窝子”。
于是,在葵花还没有出芽的时节里,站在我家蒙古包前张望,天空如盖,大地四面舒展,空无一物。
我家的蒙古包是这片大地上唯一坚定的隆起。 随着葵花一天天抽枝发叶,渐渐旺壮,我们的蒙古包便在绿色的海洋中随波荡漾。 直到葵花长得越发浓茂喧嚣,花盘金光四射,我们的蒙古包才深深沉入海底。
喜欢这一段是很向往那种辽阔的感觉,似乎只剩下天和地以及自己,那种安静是城市里面没有的。
你的枕头真的有用吗?可能睡一个星期才知道呢。
感恩今天身体的状态比昨天更好。
感恩在遇到负面的人时,虽有情绪影响但很快恢复正常。 晚安心语:如果你不知道现在的自己想活成什么样,去问问十年后的自己就知道了,站在十年后的角度看现在,有些迷茫就能解开。
晚安
爱你的云清雪
2025年3月2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