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教育,我总是在竭尽所能。沟通于有形,“受伤”于无形。
上午放学时,小贾同学跟我说:“老师,我跟爸妈没办法沟通。一想到和他们说话,我心里就有两个声音。我就会想到小时候,我爸打我的情景。”他说,他不知道为什么就是控制不住自己。
我因为急着去新乡听课,和他简单聊了几句:“孩子,我不知道之前你家发生的事,再说了,这都是你小时候的事。初一的时候怎么没有影响你,到了初三,以前所有的事都想起来了?就算你的父母做了过分的事,现在呢,对你不够好吗?我们自己为什么不能替父母考虑呢?”我曾和他父母沟通过几次,并不像他口中的极端主义者。这孩子,左右逢源,半真半假。他交给我的手机,并不是他自己的。他忘了,暑假开学前的几天,他来学校帮忙打扫卫生,我见过他的手机。他的话,是最真实的谎话。
我担心,这样的孩子长大成人,会因为虚伪被群体排斥,从而产生难以接受的挫败感。我很遗憾,也很无奈,我想,我能做的就是和他再次沟通,也希望他,迷途知返。
孩子,给自己留点余地,不要拒绝家人对你的爱,也给老师一个相信你的理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