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浅谈空城计

浅谈空城计

作者: 迁延岁月 | 来源:发表于2018-03-22 13:32 被阅读0次

观虎啸龙吟有感

第一点,该剧在环节上可谓是紧紧相扣,在诸葛亮上演空城计之前是街亭的失守,可以说街亭的失守为后来诸葛亮与司马懿之间的见面打下基础。同时该剧在街亭失守的这一段并不是由司马懿领兵亲自攻打,而是由张郃带五万兵马攻打下来的,这里就比较符合史实了。

      在街亭失守后,诸葛亮在撤退的同时还携带了大量西县的百姓。那么问题来了,以诸葛亮这么聪明的人难道不知在此刻兵贵神速,难道不知后面有大量的敌军追击,难道自己能凭几千兵马阻挡住上万的敌人?(注意是十五万)那么他又是哪来的底气能做出如此的决策?在我看来这一切都是因为对手是司马懿的原因。

      诸葛亮之所以会做如此决策就是因为敢肯定以司马懿的才智会亲自到西县,而且还是把所有兵马都调动到西县这座小城来。(在诸葛亮看来此时虽然街亭失守北伐失利但我也没亏,至少蜀中人口会得到增加,另外诸葛亮料定司马懿会领兵来保护自己撤退的)

    为什么说是司马懿亲自领兵是来保护自己撤退的呢?

以及当司马懿的大军赶来诸葛亮反而是大开城门,独坐于城楼上弹琴?诸葛亮此时会谈那首曲子才能进一步巩固让司马懿不进城的决心?

          对于第一个问,结合到之前司马懿在魏营当中的处境。在曹丕没死之前司马懿可是一直都是被打压的,甚至一度只能在家中浑浑度日,原因便是曹丕忌惮司马懿的聪明才智,那为何曹丕不将司马懿处死呢?这不就永远解决了吗。还记得在郭奉孝死之前对曹操说到,“司马懿若不能用便杀之”。早在曹操没死之前魏家就已经对他非常忌惮了,后来在司马懿的辅佐下曹丕夺得皇位,(曹操在仙世之前也是对曹丕嘱咐过司马懿此人)。随后曹丕继位时期三国鼎立局面达到鼎峰。所以这也是为何司马懿在曹丕在位时期只能在家过日。司马懿明白自己只有处于乱世才有施展拳脚的机会,才会得到翻身。

      那么乱世何来?这自然需要像诸葛亮这样一位‘依依东望’之人。所以这也是司马懿不会进城的原因之一。

      还有另外的一个现实原因就是该剧提到的司马懿若是进了城那么不仅是司马懿会死,就连他的家人也必会牵连其中。在此剧中可以看出司马懿是一位非常顾家之人,就史实材料也可以证明如此。但诸葛亮也深深明白自己可是一块大肥肉啊!这天下谁要是杀了自己那可是名垂千古的呢!

所以第二个问题,诸葛亮当时在城楼之上会弹什么曲子才能进一步巩固司马懿不进城的决心?

        对于这个问题首先要看一下在诸葛亮生前都存在有哪些曲子,在我去收取数据时发现世人对此大有争议。有人说诸葛亮当时弹的是赤壁之战时曾与周公瑾合弹的《高山流水》,也有人说是司马相如写给卓文君的《凤求凰》,更有胜者则是借用司马懿对这首曲子的评价说:心乱则音噪,心静则音纯,心慌则音误,心泰则音清。得出是《卧龙吟》这首曲子。

那么就我个人观点来看,此时诸葛亮极有可能弹的是《凤求凰》这首曲子,之于原因下面我附加这首曲子内容读者便可知所以然。

    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皇。

    时未遇兮无所将,何悟今兮升斯堂!

    有艳淑女在闺房,室迩人遐毒我肠。

    何缘交颈为鸳鸯,胡颉颃兮共翱翔!

    皇兮皇兮从我栖,得托孳尾永为妃。

    交情通意心和谐,中夜相从知者谁?

    双翼俱起翻高飞,无感我思使余悲。

  这首词是司马相如写给卓文君的爱情诗。那诸葛亮想告诉司马懿什么呢?这里我就引用该剧中诸葛亮对司马懿所说的话:

      你少主多疑

      宗亲嫉才

      自古勇略震主者身危

      功盖天下者不赏

      今日,你擒亮杀亮皆不在话下

    然而未央公中罗网

    恐已在你仲达的身后早早备下

    此刻若你踏入城内

    外患若平

    鸟尽弓藏

      意思就是你的命运是绑在我的命运之上的,要是我死了你也会成为俎 上鱼肉。所以就以上表述可以得出此刻诸葛亮弹的便是此曲也。

    所谓攻城为下,攻心为上。 此计在我心中可以说是‘心计’之绝唱耳。吾,独自一拜再拜,此生无憾已。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浅谈空城计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traq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