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41班成长践行录
年轻人也应该提前准备遗嘱吗?

年轻人也应该提前准备遗嘱吗?

作者: 飞游的心理教室 | 来源:发表于2018-06-13 19:07 被阅读113次

很多人都认为,只有年长的人或者得了绝症的人才会有留遗书的意愿,而其他人这样做似乎是多此一举,甚至会有晦气的感觉,其实真不是这样。

死亡很多时候是突发事件,就如同歌词所唱“你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先到来”,意外之所以叫意外,就是因为它在所有人都以为不会发生的时候发生了,而事先的准备恰恰是应对这种小概率事件的。

在心理咨询界,也有一种说法叫“预嘱”,比如说某个咨询师在和来访者工作的过程中突发意外过世,他的来访者毫不知情,可能下个星期还正常上门咨询呢。我还听一位资深的心理咨询师说,他在德国一位老师那里学习,当时是两位德国心理咨询师合伙租了一个工作室,他是A老师的学生,初来乍到没地方住,就住在工作室里。结果当天晚上B老师突发心脏病去世,第二天早上还有他的来访者来敲门,但是却没有人能够接待。而更要命的是除了去世的这位咨询师自己,其他人也没法知道他目前有哪些来访者,进行到什么阶段了,如何能联系上他们,后来通过好多曲折的方式才逐渐把这些来访者都找出来,并一一进行了安顿或转介的处理。

因此资深的咨询师会建议我们,最好在比较信任的同行之间有彼此的关照,比如把来访者信息更新在某个约定的地方,信任的同行能够掌握密码,一旦发生意外情况,也有人跟进,避免出现来访者来了才知道咨询师过世的情况。

同理,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可能恰恰需要的是这种成熟而谨慎的态度,一旦意外发生,让这件事对他人的影响降低到最小,就如同保险一样,也是对被留在这个世界上的人的一种交代。何况,预嘱的内容可以经常更新,根据自己的情况来实时调整,这也是存在-人本主义的哲学态度:向死而生,才能利用好生活的每一天,才能体会生命的珍贵。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兼职心理咨询师,职业生涯规划师,微信公众号:飞游的心理教室(ID:phil-psy)

相关文章

  • 年轻人也应该提前准备遗嘱吗?

    很多人都认为,只有年长的人或者得了绝症的人才会有留遗书的意愿,而其他人这样做似乎是多此一举,甚至会有晦气的感觉,其...

  • “预嘱”和“遗嘱”的区别

    “遗嘱”是什么? 说起遗嘱,应该很多人都觉得知道。但是具体问大家“什么是遗嘱”的时候,似乎也没几个人能说得上来。 ...

  • 立遗嘱人群增多且年轻化:向死而生,我们能够留下什么?

    据报道,近日,中华遗嘱库发布了《2019中华遗嘱白皮书》,首次公布年轻人立遗嘱大数据。截至2019年底,共有233...

  • 没有提前准备饮水,也不知库里还开门吗?

  • 年轻人呐

    年轻人不就应该多读书吗? 年轻人不就应该多学习吗? 年轻人难道不应觉得自己才华横溢难以抑制的想要流露感情吗?

  • 作为一个90后,现在我连立遗嘱的资格都没有!

    今天,你立遗嘱了吗? 遗嘱?你让我立遗嘱?这个在诅咒我死吗? 如果,现在我跟我爸妈说:“爸妈,我想立遗嘱了!”我想...

  • 【年轻人应该贷款买房吗?】

    今天收到一个朋友的提问,年轻人应该贷款买房吗?当然应该!不贷款,难道普通年轻人有实力全款买房吗?年轻人不贷款买房,...

  • 谁可以当遗嘱见证人?

    我国遗嘱类型主要有自书遗嘱,代书遗嘱、录音遗嘱、口头遗嘱、打印遗嘱以及公证遗嘱六种。其中代书遗嘱、录音遗嘱、口头遗...

  • 假如我现在立下遗嘱

    看到一篇公众号文章,叫做立下遗嘱的年轻人。脑子里一直有个问题在盘旋,假如,假如我现在立下遗嘱,我可以怎么立。 越来...

  • 你会立遗嘱吗?

    什么是有效遗嘱? 根据我国《继承法》的规定,遗嘱有公证遗嘱、自书遗嘱、代书遗嘱、录音遗嘱、口头遗嘱等形式,其中公证...

网友评论

  • 直播共读:读了你的文章很受益,开篇用意外二字打破只有老年人或重病人群才设计遗嘱的观点。随即引入心理学“预嘱”的例子,说明与外界有联系的信息应该多一个监护人(我不知道怎样描述这句话)即预嘱。最后亮出观点:每个人都应该有向死而生的哲学态度面对生活。这种成熟而谨慎的态度,一旦意外发生,让这件事对他人的影响降低到最小。
  • 直播共读:读了你的文章很受益,开篇用意外二字打破只有老年人或重病人群才设计遗嘱的观点。随即引入心理学“预嘱”的例子,说明与外界有联系的信息应该多一个监护人(我不知道怎样描述这句话)即预嘱。最后亮出观点:每个人都应该有向死而生的哲学态度面对生活。这种成熟而谨慎的态度,一旦意外发生,让这件事对他人的影响降低到最小。

本文标题:年轻人也应该提前准备遗嘱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etrseftx.html